广东省物联网产业与职业教育报告
物联网简称IOT(Internet of Things),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通俗解释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而职业教育侧重的是实践技能的培养,是为产业升级服务。因此,在物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职业教育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步伐是紧密相连的,职业教育需要顺应市场需求,为国家物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不断创新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一、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
(一)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
我国在物联网领域的研究较早,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物联网核心传感技术研究,技术和标准发展与国际基本同步,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进行重点扶持。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为3650亿元(增长了38.6%)。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一份调查报告预计,到202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标志着物联网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二)广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广东作为物联网发展较快的省份,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积极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物联网企业数量增加较快。2010年全国物联网企业共有600家,在主要省市的分布中,广东拥有的物联网企业数量最多,高达338家(占56.33%);全国物联网概念股的上市公司共35家,广东为13家(占37.14%),数量最多。2011年,广东的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数为3876个(占全国的34.11%),总产值为21460亿元(占全国的33.64%),这些较好的发展态势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广东省物联网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一)物联网产业人才需求数量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对物联网技术人才需求与日俱增。据东莞市人才交流中心及智通等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随着物联网市场的爆发性扩张,2013年物联网行业有2000以上人才缺口,而且未来十年,每年会以30%的缺口递增。物联网与电子信息产业到2012年实现产值4500亿元,其中,物联网服务、物联网通信、物联网器件与装备以及物联网应用产值500亿元,全市物联网相关产业年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需要引进和培养高级物联网人才5000名,集聚从业人员5万人。
(二)物联网产业人才需求类型
广东在粤港合作中推进RFID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发展。中国电信、移动、联通分别与广东省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以此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广东。国内的华为、中兴等一批著名企业也纷纷转投物联网产业,国外的英特尔、微软、三星、芬欧蓝泰、精量电子等国际著名企业也先后投资广东。由此来看,广东省的物联网的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众多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共同努力。
要想成为一名物联网行业的从业人员,不仅需掌握物联网工程与技术的基本理论,还要具有开发物联网终端设备的软硬件基本能力;不仅需要具有构建、运行维护物联网的基本能力,还要具有与行业专家合作、对融合物联网后的信息系统进行管理的能力,要了解与物联网有关的法规与发展动态等,以胜任物联网产品设计与生产、系统方案设计、集成与测试、设备操作与维护及相关领域技术岗位要求,从而成为具有较好的方法能力与一定创新能力应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广东职业院校物联网专业开设现状
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2012年有11所高校获批开始物联网专业,到2013年增加到14所,截止到今年,共有19所高职院校在广东省内开设物联网专业进行招生,从高校所属地域来看,职业院校多分布在广东省的广州、佛山、中山、深圳等珠三角发达城市。2014年广东省开设物联网专业的高职院校名单及招生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14年广东省开设物联网专业的高职院校名单及招生情况表
四、广东职业院校物联网专业建设思考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遵循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供需规律。面对广东省物联网产业如此巨大的人才需求和当前省内职业院校物联网专业开设不广、毕业生供应严重不足的矛盾,如何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保质保量的物联网应用技能型人才值得思考。
(一)构建独特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在物联网课程体系建设应该从物联网专业岗位工作任务调研入手,依据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提炼必须具备的技能要素,将其转化成知识要点,体现在课程设置中,形成独特课程体系。物联网专业涉及计算机、电子信息、物流工程等多学科交叉,各个系部也应根据自身特点按不同培养方向来设置相应课程。另外,在课程内容的取舍上,要更加侧重于实际操作和应用性比较强的课程,充分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基础性和综合性。再结合职业院校自身优势,通过开展建设物联网体验室、校企合作等方式,应用于其所依托行业的物联网。
(二)加大优质师资队伍
由于物联网专业涉及到电子、计算机、通信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其技术的广度与深度均较大,职业院校中专攻此方向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现有教师不能全部掌握所涉及技术和教学内容。因此,针对物联网专业特色,可以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加大师资队伍培养。所谓“请进来”是到企业积极引进或聘请一批经验丰富、实践经验强的兼职教师长期来校任教,而“送出去”是鼓励骨干教师利用假期去企业锻炼,为教学与科研积累实践经验,从而为高校培养出一批专业性强、实践能力扎实的物联网师资队伍。
(三)全面加强实训建设
物联网专业培养的是工程技术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环境的建设。学校需要加大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结合院校自身办学特色,建立与行业应用密切联系物联网体验室。同时,要与相关企业积极合作,建立研究开发中心,鼓励学生去企业实习,了解企业在实际开发与生产过程中对物联网相关技术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四)深化教学体系改革
由于物联网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和应用开发能力,要根据自身专业特色来实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体系改革。在教学组织中,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采取过程化和情境模式教学,实施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仿真教学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要求学生贯通校内学习的知识与市场实际工作。在考核方式上,调整传统的课程评价标准,要求平时考核、课程实验与期末综合考核相结合,将校内理论学习考核与企业工程实践考核相结合。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派遣教师去企业锻炼学习、引进具有企业实际工程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和聘请行业兼职教师为主导进行指导教学。
总之,广东职业院校在开设物联网专业时,要结合学校对物联网专业定位,加强与物联网企业对接,把专业设置建立在物联网产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考虑学生的就业需要。只有遵循供需规律,立足现状、着眼未来,才能为当地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培养出高质量技能型人才。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