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别总是低油价时才想起石油储备

分享到:
20 林伯强 • 2015-02-02 13:56:58  来源:新浪博客 E330G0

2014国际原油价格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内,从100美元以上高位跌破60美元,进入2015年,则跌破了50美元。从目前的形势看,虽有小幅上涨,但未来还会进一步下跌。众所周知,低油价为中国石油储备提供了一个时机,而是否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则取决于许多因素。

低油价时机再现

首先是石油储备设施。发达国家在决定战略石油储备规模时,主要依从本国的石油消费量、储备成本、对外依存度、经济对石油价格的敏感性等因素。目前的共识是中国也应当达到90天净进口量的储备水平,而且也有实力这么做。石油安全脆弱与否取决于进口依存度和消费量,与人均gdp关系不大。国际能源署(IEA)的90天净进口量是根据历史经验确定的,似乎也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许多IEA成员国,如日本和韩国的石油储备都超过了90天的规定,这是由其石油安全的脆弱性决定的。

笔者几年前建议中国的长期石油战略储备应该达到90天,储备可以循序渐进。但是,在石油储备设施方面应该适当超前,尤其是当石油价格大幅度波动时,可以利用出现的低油价的机会。2009年的低油价机会由于石油储备设施不足无法充分利用,如果油价像2009年一样快速回调,还可能由于石油储备设施不足而失去机会。

其次是储备模式。国际上石油储备一般是以政府战略石油储备为主的多元储备模式。从各国战略石油储备的组织形式上看,没有统一的模式,而是从本国具体国情出发来选择适合本国需要的组织形式,而且IEA也并未对成员国使用何种储备模式进行限制。中国的石油供应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国有企业提供,有比较好的政府规划基础。

而且,同美国一样,中国幅员辽阔,采用政府主导的战略石油储备模式,可以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减少石油供应风险给经济带来的损失。

第三,政府战略石油储备具有更现实的维护国家石油安全的意义,如美国的战略储备只在国家石油供应受巨大冲击时大规模动用过两次。因此,中国建立以政府战略石油储备为主的石油储备体系能适合本国的发展,具有操作性和保障性上的优势。

但是,由于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起步晚,完全由政府投资建设,在规模与周期上都受到一定限制。目前中国战略储备应该已经接近完成两期,第三期会很快启动,但明显低于目标的90天石油净进口量。不过,政府可以利用目前这个低油价时机,对商业储备作出约束,即规定石油企业的义务储备,由于三大石油公司都是国企,应该比较容易。从日本曾经能够快速地在几年内提高石油战略储备量的成功经验上看,主要是通过增加民间储备等多元储备模式,对企业进行有效激励。因此,在目前比较特殊的时期,政府可以进行用政策鼓励企业进行储备。

别总是低油价时才想起石油储备

多管齐下

尽管IEA没有对石油储备的种类进行规定,但是日本、德国的石油储备中成品油都占了较大的份额。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没有成品油储备,一方面这是基于强大的炼油能力和运输能力,另一方面也源于商业储备中拥有大量成品油。可以看出,各国出于对应急反应速度的考虑,在石油储备的种类上都采取原油与成品油同时储备的形式。中国政府应该考虑同时储备原油与成品油。并且,中国火电机组中以燃煤机组为主,石油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与交通运输部门,这一国情在储备油品的选择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加大成品油储备也是一个选择。

或许目前的低油价也为民营参与政府石油储备提供了机会。日本的石油储备是由私营公司和国营机构共同执行。但是与美国不同,日本的私营公司石油储备受政府行政的约束。根据日本石油公团(JNOC)的数据,大概有3亿桶的原油储存在10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以及从全日本私营部门租用来的储油罐中。根据日本石油储备法令,所有的私营公司要求保有70天消费量的储备义务,储备油品中成品油和原油的持有量大致相同。日本曾经有2.5亿桶的原油和石油产品储存于私营石油企业。我国民营企业一直有意参与石油储备,据说民营石油仓储能力有两亿吨以上,但是利用率很低。政府可以考虑将民营油企的闲置库容纳入石油储备。

虽然国家战略储备在没有立法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但是,加快石油储备立法是必需的。通过法律明确石油储备的模式、储备规模和储备品种等,可以使石油储备建设的全过程有法律保障,也可以增加储备的透明度。另外,中国作为石油消费大国,即使在目前不能满足90天的情况下,也应当积极争取加入IEA。中国作为最大石油消费国,对稳定国际石油市场有重要作用。通过IEA,中国可以进一步形成与石油进口国间的国际合作。

只要中国人均石油消费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石油消费总量将接近7亿吨,按照中国2.0亿吨的石油产量峰值,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还将上升,现有的节能措施和石油替代也很难改变石油供需日益紧张的趋势。国家博弈,资本逐利,供需变化,已为石油价格画出了跌宕起伏的曲线图;纷乱局势,考验着国家智慧。妥善处理石油储备,将为未来中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来源新浪博客,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油价 石油储备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林伯强
著名能源经济学家
39374
关注
31
文章
25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