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传递了什么最强音
今天(2015年2月1日)有三条信息的确引人瞩目,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另一则比利时欲把炸薯条列入非物质遗产。第三,土豆将在小麦、稻谷、玉米三大主粮之后,列为第四大主粮,值得期待。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有四点格外引人关注,一是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二是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三是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四是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五是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一号文件有新提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强化对粮食主产省和主产县的政策倾斜,保障产粮大县重农抓粮得实惠、有发展。粮食主销区要切实承担起自身的粮食生产责任。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统筹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将口粮生产能力落实到田块地头、保障措施落实到具体项目。还有水利、科技、植保等保障工程或措施,都是中央一号文件的亮点和着重点。
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建设的问题。解决有场无市,有市无场,以及粮食等农产品流通环节不畅,中间环节多,利润过大的问题。加快千亿斤粮食新建仓容建设进度,尽快形成中央和地方职责分工明确的粮食收储机制,提高粮食收储保障能力。改革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取消中储粮一支独大的问题,整合中储粮、地方粮食购销企业的收购力量,同为托市或临储的主体,避免争抢粮源、恶性竞争、干扰价格的问题出现。
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加强粮食等农产品进出口调控,积极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把握好农产品进口规模、节奏。完善粮食、棉花、食糖等重要农产品进出口和关税配额管理,严厉打击农产品走私行为。当前国家粮食价格大大低于国内粮价,要利用好这一资源,破解对国内粮食生产和市场的挤压,适量进口,稳控国内粮价。同时鼓励农业走出去,用别人的地产自己的粮。
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保持农业补贴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逐步扩大“绿箱”支持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调整改进“黄箱”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惠农增收效应。继续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实施粮油生产大县、粮食作物制种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牛羊养殖大县财政奖励补助政策。扩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奖补范围。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制度。值得关注的是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是一号文件的亮点,解决谁种粮、能种粮,谁吃粮、谁拿钱,粮食产销衔接,探索主销区补偿主产区机制。
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保持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总结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完善补贴方式,降低操作成本,确保补贴资金准确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户。积极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合理确定粮食、棉花、食糖、肉类等重要农产品储备规模,落实新增地方粮食储备规模计划,完善中央、地方粮食储备吞吐调节机制,加强储备粮监管。探索粮油储备轮换政府采购或市场竞销的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