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基本面支撑的“牛市”将何去何从
在A股持续上拉之后,12月9日出现罕见的剧跌行情。首先是午盘沪市一度逼近3100点,创49个月新高;接着是下午盘高位跳水沪指振幅逾8%,截至收盘沪指暴跌5.43%,创逾五年最大单日跌幅;第三是沪深两市成交额高达1.27万亿元,再创历史纪录。
面对这一罕见的剧跌行情,市场人士分歧严重,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士认为,这仅仅是牛市拉升过程中的小插曲,在短暂的回调之后,A股行情还会沿着已经形成的上拉趋势展开,最终迎接时隔七年之久的又一次大牛市。
尽管,仅凭单日的大幅回调,还无法断定A股已全面进入拐点。客观来看,A股行情在昨天的大幅回调之后,在未来两个月内仍有可能再度创出新高,甚至沪指踏上3300点上方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如果在浮躁的市场氛围中,还能拥有一份冷静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在缺乏经济基本面等必要条件的支撑下,本轮A股行情不仅很难最终形成大牛市,甚至极有可能在短期的拉升之后,再次走向持续震荡下行的格局。
不宜过度期待大牛市,之所以如此论断,是因为支撑大牛市的诸多必要前提,我们当下均不具备。
首先,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其通常会提前半年反映出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然而,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并不理想,第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增长1.6%,处于2010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PPI同比下跌2.2%,创下近半年来的新低,经济增长和通胀指数“双缩”窘境已经到来。此外,PMI(采购经理人指数)和外贸出口数据,今年下半年以来明显呈持续下降之势,10月份PMI由上月的50.7回落至49.5,传统产业的产业过剩现象仍然相当严重。
对于中国股市而言,目前实体经济的现状显然不足以支撑其上涨。但是,当下股市的创新产品繁多,杠杆性工具也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受沪港通和降息的双重诱导,再加上广大股民的盲目跟风,从而促进了本轮A股市场的上涨。
其次,人民币贬值效应已经形成,12月9日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暴跌225点至6.1727,跌幅0.36%,创四个月新低,这是今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又一次探底。人民币的贬值趋势形成,不仅会对部分进口依存度高的上市公司形成影响,而且更会促使国际资本以及我国部分资本的加速外流,而任何一个大牛市的形成,如果缺乏大资本的持续注入,而仅靠股民小散的投机跟风,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最后,A股市场的监管治理仍需夯实,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的治理,就为广大投资者所诟病。从中长期看,只有在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机制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价值投资市场,而只有价值投资市场才能够吸引长期资本。当然,对此部分市场人士有可能拿2006—2007年的大牛市说事,但是,上一轮大牛市不仅有股权分置改革和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大背景,而且饱受上一轮行情之痛的中小投资者,在本轮A股行情泡沫吹得过大时,就会很容易记起曾有的伤疤,而不可能持续无止境地助推支撑力缺乏的所谓“牛市”。
纵观过去A股市场暴涨暴跌的历史,应该说,我国证券市场是价格投机市而非价值投资市的本质,依然没有发生任何根本性的改变。而洞察我国A股市场,或许我们应该从中窥知,无论是实体经济的不景气,或是人民币的贬值,抑或A股监管机制的不尽完善,这些都表现出了当前A股行情或许只是昙花一现,广大股民对大牛市不宜过于期待。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