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破解“打新魔咒”

分享到:
20 皮海洲 • 2014-09-24 14:46:51  来源:新浪博客 E282G0

“打新魔咒”顾名思义即“打新”对市场的“诅咒”,通常表现为“打新”对市场行情的一种负面作用,股市行情因为“打新”或因为“打新”的到来而下跌。

“打新魔咒”始于何时,尚无查证。但今年来在A股市场的流行却是事实。每逢新股集中发行,股市总会因此出现震荡。如9月15日晚证监会公布第四批11家公司获IPO批文的消息,结果次日上证指数大跌1.82%。而本周一的消息称,本周共有12只新股发行,其中周三、周四两天的新股发行数量分别达到8只与3只,结果周一股指再度大幅下挫。“打新魔咒”再度在股市显灵。

为什么会有“打新魔咒”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A股市场的一个特有现象,或者说这是A股市场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因为A股市场长期持续的新股不败现象,而且这种新股不败现象在今年由于新股上市首日设置涨跌幅的原因,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投资者纷纷加入到“打新”行列,以分享“打新”带来的无风险收益。而为了“打新”的需要,很多投资者都会选择抛售老股申购新股的做法,股市因此而下跌。尤其是面对新股集中发行的时候,“打新魔咒”的显灵更加明显。

打新魔咒

打新魔咒

毫无疑问,“打新魔咒”带给市场的影响是负面的。一方面是加剧了股市的动荡不安,不仅破坏了股市的稳定发展,而且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是加剧了市场对新股发行的恐惧感,不利于新股发行的顺利进行。因为在这种“打新魔咒”的笼罩下,一旦股市行情低迷,市场就会千夫所指地把矛头指向新股发行。

也正是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负面影响,因此“打新魔咒”的存在也是有违管理层稳定市场初衷的。实际上,面对今年IPO的重启,管理层非常重视新股发行的平稳顺利进行,尽可能减少新股发行对大盘的冲击。所以,今年证监会特意推出了100家新股发行计划,确保每月新股的均衡发行。因此,“打新魔咒”的出现是与管理层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那么如何破解这种“打新魔咒”呢?本人以为,主要办法有两招。

一是用“市值配售”代替“市值申购”。目前的新股发行采取的是“市值申购”的方式。投资者申购新股,需要先缴纳足额的申购资金,而不论投资者的申购是否能够中签。所以在“市值申购”的模式下,投资者申购新股需要调动大量的资金,于是这就有了投资者集体抛售老股这种恶劣行为的出现。而“市值配售”是不需要投资者动用资金来打新的,投资者只需要在中签后再进行缴款即可。所以“市值配售”几乎不会对大盘构成冲击,是最有利于维护市场稳定的。它可以将新股发行对大盘的冲击降到最低。

二是把新股均衡发行落实到每一周甚至每一天,取消新股集中发行,一天发行多次股票的做法。比如说在每月发行12只左右新股的情况下,均衡安排每周的新股发行,如安排每周一、三、五各发行一只新股,这样就可以避免新股集中发行,一次冻结资金数千亿或上万亿对市场构成的负面冲击,将“打新魔咒”化解于无形之中。

本文来源新浪博客,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皮海洲
财经专栏作家
74442
关注
12
文章
12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