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管网开放定思路 先到先得公平放开
据报道,中石油“管网开放”基本思路已定。在推进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的同时,中石油管道资产已向民资“三伸橄榄枝”。中石油新疆油气资源合资合作勘探开发基本思路也已确定,相关方案正在加速落实中。
6月25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实施办法(试行)》由中石油集团公司2014年第二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作为管网开放的实施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
中石油“管网开放”的原则是:当管网出现剩余能力时,可向第三方公平开放;第三方遵循“先到先得”原则,谁先来签合同就先给谁使用;输送的油品类型将由第三方与中石油协商而定。
遵循该原则,中石油将对旗下所有管网包括干线、支线、相关储气设施、LNG接收站以及地方公司所属管网等的油气输送情况、合同签署情况等进行一次系统性的统计梳理,形成公示,上报国家能源局,最后由国家能源局统一向社会公布。
事实上,中石油通过的该办法,就是对2月份能源局发布的《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试行)》(下称《监管办法》)的细化。
民企参与管网运营和使用的积极性也很高。首先,如果中石油拿出一些存量的管网去销售,民企是有意愿去购买的。其次,在上游做油气开采的民企,要打通终端销售环节,也非常需要管网资源。
目前,我国油气管网长度达10万多公里,主要是由“三桶油”和地方燃气公司等企业投资建设,其中70%由中石油管道公司控制。董秀成分析,“三桶油”的管网资产都在上市公司中,分拆的话要启动一定的法律程序,必须出资从上市公司手中购买管网资产,进行私有化,这些资产价值要进行评估,经过各公司股东大会的同意。此外,出资收购管网资产后新建的管道公司就会有负债,再大规模投资建设管网的资金从哪里来就是一个现实问题,除非国家财政出资。
根据天然气“十二五”规划,我国5年内将新建4.4万公里天然气管道,目前只建设了1万公里,未来3年还需建设3.4万公里,年均建设1.1万公里。因为国内油气管网建设布局并不成熟,还有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分拆后谁承担大量管网建设投资是一个问题。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