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煤化工项目切忌一哄而上

分享到:
20 林伯强 • 2014-07-24 09:21:25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272G0

近期又有许多煤制油气项目获得批准,煤化工投资如潮。然而,在已有产能比较大的情况下,投资一拥而入风险很大,并且雾霾治理背景下企业还将面临越来越高的环保标准、能源成本和水资源成本,对市场空间和利润没有足够的把握和做好功课,企业面临的风险更大。

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或半产品,而后进一步加工成化工和能源产品的过程。近年来我国煤化工产业规模快速扩大,2013年已投产煤制油项目的产量达到170万吨,甲醇产量达到2900万吨,煤制烯烃产量180万吨,煤制气天然气示范项目产量也达到27亿立方米。

煤化工从来都是煤炭产业的肥肉,产业链的延伸可能意味着更多盈利。对于一些热衷煤化工的企业来说,发展煤化工理由充分。中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富煤、少气、贫油”的能源储备提供了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基本条件和说服力,包括可以缓解能源供应压力、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等。当前相对低廉的煤炭价格,也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因为煤炭的充足供应和低成本是煤化工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然而,我国煤化工规模已经不小,而且一些煤化工产品产能已经过剩。据统计,中国2012年煤炭消费总量为37.2亿吨。而2012年广义煤化工(含焦炭和半焦)原料用煤总量(不含燃料煤)达到7.2亿吨。从供需角度看,一些煤化工产品已经产能过剩。2009年传统煤化工产业累积生产电石和甲醇分别为2200万吨和3000万吨,实际消费量却仅分别占据各自总产能的68%和53%左右。

近年来煤化工的发展热潮,除了煤炭富裕省份地方政府的推动,也有着市场难以阻挡的力量。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煤化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煤炭附加值,实现煤炭的就地加工转化,以拉动地方GDP增长。最近低迷的煤炭价格使得市场对煤化工的热情更加高涨,新一轮比较大规模的产能过剩似乎已经渐行渐近。

对于煤化工,整体基调应当是支持的同时加以限制,制定合理的规划,对煤化工产业的有序发展加以引导。什么地方该做、什么产品该做,这两个关键问题应慎重规划,总量控制。在对地方的考虑上,要使得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从当地资源能源禀赋及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出发,充分考虑市场因素,符合当地建设与运输条件,不能不考虑自身资源特点而盲目发展。在对产品的考虑上,要尽量选择一些相对环保、市场缺口大、可延伸性强、有利于进行精深加工以提高附加值的产品,尽量采用高新技术。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林伯强
著名能源经济学家
39377
关注
31
文章
25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