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抠”的节能经
最近,习近平主席就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出的五点要求将“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摆在了首位,明确要求“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 观,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这意味着,尽量满足能源消费侧需求、敞开式的能源供应模式将在不远的将来结束,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将得到严格执行。全社会应逐渐适应能源供应的适度从紧,追求“用更少的能源做更多的事”。
事实上,形成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共识有助于刺激能源消费革命的到 来。在雾霾治理的迫切需求下,控制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这是“同呼吸,共努力”的前提。雾霾治理与能源消费密切相关,因此重现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需要每个能源消费者积极行动。消费者应从环境治理的角度认识到减少和控制能源消费应是一种自觉行为,由此形成全社会崇尚节能的风 尚和行为习惯,其基本着眼点是可持续发展。
在国外,“用更少的能源做更多的事”到了一种近乎“抠门”的地步,但不可否认其“生意经”让 人惊讶。例如,在日本,某一知名公司的内部往来信件都是用白纸条封住已经写过字的信封接着再用,更甚的是,其总务部秘书科的一位员工用废纸而非白纸条来 贴,仅此一项就为公司节约了上10万日元的开支。有人曾测算过,在一家2万员工的企业,如果每个员工每天浪费一张打印纸,整个企业一年就要浪费50多万 元!因此,节能节俭的消费观不仅是社会、政府的责任,更是与消费者所在单位的效益,乃至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然而,人均收入远高于中国的欧美发达国家却流行 “比抠”。伟大投资家巴菲特的生活准则就是“简单、传统和节俭”,他和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的共同特点是能将每个月的水电等各项生活开支记得清清楚楚。美国曾 有档真人秀节目,大概内容是给嘉宾很少的一笔钱,看谁能生活得更久,这类似与“比抠”的节目反映了全社会对节俭的一种态度。
形成节能节 俭的全社会消费观,一方面需要政府约束自己,带好头,发挥表率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出台具体措施抑制不合理消费,倡导“酷抠族” (cool carl)式的生活。从政策层面上说,节能消费观不应与扩大内需相冲突。有人认为,扩大内需简单说就是刺激民众消费。其实,它应理解为鼓励民 众以节能的方式积极消费。比如,鼓励消费者将白炽照明灯换成节能灯、使用节能型家用电器、购买节能经济型汽车等。倡导理性消费而非简单地抑制消费,有计 划、有目的的消费无论从经济还是教育角度来看,都具有积极意义。
其实,“比抠”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保障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收入水平 的提高有益于提高环境意识,是改变消费模式、实现“比抠”式生活的最主要推动力。对低收入者而言,简单的“比抠”无异于抑制基本生活消费需求,可能影响他 们的劳动生产力。对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高收入群体而言,高耗能而奢侈的消费并不一定能提高生活品质,而用最少的能源资源却能获取最大的满足感,构建节约型的 消费结构。实际上,相对高收入群体通过转移消费重点,实现金钱的更好配置。这就是时下流行的“酷抠族”式的生活,其本质并不是抠门,而是一种节俭的生活态 度,对可以对选择的商品付出最低成本,实现自身满足感的同时,也节约了全社会的能源资源。
最后,节能消费观的形成需要消费侧的技术进步 支持。倡导节能消费并非抑制消费,如何降低消费时的能耗是需要认真考虑的。这类例子非常多,例如,通过技术进步、安全和人性化的汽车设计提高燃油经济性, 开发替代燃料汽车等。更多的消费侧节能技术可能提供更多的节能选择和更大的节能空间。显然,这类消费侧的技术进步及其商业化运用将极大促进节能消费模式的 形成。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