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中端市场坍塌 中端品牌消失
百度百家推出中端手机的讨论,支持中端消失的有62%,看到这个比例,估计国产手机企业心里哇凉哇凉的。那么到底手机中端市场坍塌,中端品牌消失?结论下得太早。
多数人支持中端手机消失
根据百度网上调查,截止完稿,超过62%的人认为,中端手机将死的说法。
真理是掌握多数人手中,还是少数人手中呢?请看下面的数据。
中端手机活力并未减少
来自中关村的手机监测数据显示,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中端手机(2000-3000元)关注度没有呈现明显下低趋势,关注度整体在20%左右上下波动。当然我们看2013年11月开始千元手机关注度处于上升状态,但受影响最大的是高端手机,与此同时明显下降。中端手机也受到影响但趋势并不明显。数据说明中端手机关注并没有像大家所认为那样,不断下降,虽然所占比例一直较小,但相对稳定。也就是说在短期内中端市场不会坍塌,有其存在的市场基础。
手机市场分化有其品牌基础
手机市场处于仿锤结构,但不是两极结构。从上面的关注度可以佐证,手机市场两头大中间小,这一点与其它众多产品金字塔状市场结构完全不同。这种结构造成原因与手机本身特点有关系。手机具有功能和时尚双重特性,也就说是手机品牌所具备的社会价值远远高于情感价值和功能价值。很多人买三星、苹果,是真的实际的需要吗?更多的是攀比的心理因素和身份显露社会因素所致。当某个产品其品牌,社会价值远超情感价值和功能价值时,市场出现仿锤结构是可能的。但有人认为处于中间位置的中端市场会坍塌,也言过其实。社会价值远超情感价值和功能价值的现象也只是阶段性现象,随着人们消费心理的成熟和竞争的发展,最终公回到金字塔结构,因为这是社会规律和经济规模。
中端市场是否等同于中端品牌
我们看以下两图,按照价位我们可以把市场细分为高、中、低三档次,同样的按照品牌溢价(通常所说的品牌价值的高低)能力把分高、中、低三层次。我们看到市场细分和品牌格局是两回事,市场细分我们按照价格作为区隔,反应的是市场需求结构,而品牌格局是根据品牌价值来划分的,二者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我们不能说没有中端品牌就一定没有中端市场,以三星为例,三星产品覆盖各个市场细分,但从品牌格局上讲它仍属于高端品牌。同样的国产手机多处于低端市场,但从品牌价值角度国产品牌能不能有一天进入中端品牌区间呢?是有可能,这就需要国产手机品牌提高品牌的溢价能力,增强品牌价值。
中端品牌没落是否是因为市场的萎缩
有人把诺基亚、索尼、LG、HTC等中端品牌的没落,归结于中端手机市场萎缩,并用中端品牌厂商不景气的现象,来反证中端市场的萎缩。也许我们忽略另外一因素——竞争。诺基亚、索尼、LG、HTC等,从技术和工艺上,并不比国产品牌强多少,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差别也不明显,同性能手机,国产品牌要便宜不少。单纯从性价比上中端品牌处于劣势,剩下就是要看品牌溢价能力了。近年来诺基亚、索尼、LG、HTC等品牌价值不断下滑与国产品牌已经非常接近。产品和品牌都不占优的情况下,在竞争中处于颓势,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未来中端市场也许国产品牌将占有一席之地。品牌竞争结构将和现象家电市场一样,除了部分高端市场外,其它将由国产品牌占居。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