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中国公务员的“围城现象”

分享到:
20 唐钧 • 2014-05-15 10:43:22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454G0

在中国,对于公务员的职业评价,可能会使公众分成“爱憎分明”的两大阵营。一方面,可以说大多数人对于公务员的评价都不高,甚至部分人还会对其作出憎恶或不屑的表情。但另一方面,相当多的年青人,尤其是应届大学毕业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却又对公务员岗位趋之若鹜。以下的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据:

2011年、2012年和2013年,政府招考公务员的岗位分别为9763个、10486个和12927个,但每年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却为90万人、96万人和112万人。虽然政府提供的公务员岗位每年都在增加,录用的比例也从2011年的1/92.39下降到2012年的1/91.55再下降到2013年的1/87.18。但总的来说,下降幅度并不大,可以说仍然保持在同一水平上。于是,如此“大热”的公务员考试,便有了“国考”的美誉。

中国政府公务员的这种尴尬处境,有其非常深刻的社会背景。一直以来,中国社会都把公务员看成是一个非常清闲的职业。坊间流传的“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表现的是普通民众对公务员工作的理解。本世纪初,又出了一个流传甚广、影响深远的说法,即“26个人养一个公务员”的“民官比”。其实这个数据并不准确,因为这里所说的“公务员”,实际上是把3000多万供职于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都算进去了。而在这3000多万人中,包括了1500万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教职人员,800多万的医护人员。因为中国的学校、医院,绝大多数都是公立的,而且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前和公务员一起都被称为“国家干部”或“国家工作人员”,所以造成了这样的误会。

有研究表明:中国目前有公务员700—800万人,还有享受“参公”待遇的事业编制人员400—500万人,加起来是1100—1300万人。如此算下来,大概的“民官比”应该是118∶1或100∶1,与很多发达国家不相上下。但是,上述认识误区已经在中国公众心目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后来,虽有高层官员几次出面说明真相,但公众仍然不接受。这是为什么?究其原委,恐怕是与当前中国社会流动的渠道大多被堵塞相关。

80年代初期,中国人经商办企业的热情很高,做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以及当公司白领等等,都是个人谋求发展和向上流动的渠道。那个年代,在民营企业盛行的浙江温州,居然用这样的笑话挖苦公务员,说是家长教育孩子:“你不好好读书,将来只好去当公务员”。在“三资企业”发达的珠三角,也曾一度流行“一家两制”:老公老婆,一个去做生意或当公司白领,另一个去当公务员或进事业单位。据说家庭中这样的“就业分工”,体制内、体制外的好处都能得到。

然而,近年来,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企业倒闭、公司破产、白领失业……在中国也已经成为常事。与此同时,普遍而且持续存在的“就业难”,加上“管理主义”的影响,导致了全民性的“就业临时工化”的趋势。然而,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公务员却是一枝独秀,已然成为中国福利待遇最好、失业风险最小的职业。但1000多万公务员和准公务员毕竟是一个很小的社会群体,这令尚有机会成为公务员的年青人趋之若鹜,也令更多的与公务员此生无缘的人不免产生“羡慕忌妒恨”的心态。

更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公务员不受待见又与中国官场的贪腐现象挂上了钩。按国际经验,公务员是必须严格依法行政的——凡是法律规定的就必须做,凡是法律没有规定的就不能做。在中国则不然,公务员拥有着对法规政策的“自由裁量权”,有时甚至是无限制的。在地方,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基层,这就是不把普通民众当回事。最平常的例子,普通民众到政府机关办事,很可能遇到“管事的人不在”的闭门羹。平民百姓遭遇这样的事,已经习以为常到没人当回事,包括来办事的人自己。

于是,在这样的“自由裁量权”下,依法行政就有了裂隙,于是就有了机会以权谋私,进行权钱交易,进而导致贪污腐败,于是就滋生出“苍蝇”和“老虎”。同时,在中国官场,因为各种各样的“潜规则”,有些地方甚至官员不贪腐就难以立足;而官官相护,又使贪腐的成本非常之低。正因为如此,公众将此等丑恶现象泛化,公务员也就被污名化乃至妖魔化。

十八大以后掀起的反贪腐、反浪费热潮,抓出了一批“苍蝇”、“老虎”,其中涉及副部级以上官员的案件就达18起。为了防微杜渐,2013年一年中颁布的各种禁令有15项之多。于是,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平心而论,在一些领导想出政绩的地方,公务员其实并不清闲,常见的口号是“白加黑,五加二”,这意味着没有上下班,没有双休日。同时,与高涨的物价,尤其是房价相比,中国的大多数公务员工资并不高,很多基层公务员月工资只有2000元左右。当灰色收入基本被禁之后,光靠“阳光工资”,公务员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当年千方百计考进公务员队伍,现在后悔了的年青人并不少。这被称为公务员的“围城现象”——在城外的想打进城去,在城里的又想冲出城来。

按国际经验,各行各业的职业声望,名列前茅的应该是专业人士和企业家,而公务员多处于中游地位。因此,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得蒙·菲尔普斯最近来中国讲学,率直地批评中国的年青人当公务员是“严重浪费”,他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赞同。但是,若真了解中国国情,当前各个领域大多已经利益固化乃至垄断化,年青人要凭一己之力从层次较低的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确实难之又难。若说创新,更是谈何容易。所以,“拼爹”、“啃老”的现象极其普遍。

与此同时,各种政策失误的后果又常常要知识阶层来承当,常见医生被骂成“白眼狼”,专家教授被骂成“砖家”、“叫兽”,令人心寒。如果正常的社会流动渠道不畅通,仍然只有公务员一朵奇葩独立山巅,那么前述“围城”现象将持续。何时是尽头,恐怕并不乐观。借用一句《大话西游》中的经典台词:如果一定要给这份希冀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咒语带来奇迹。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1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唐钧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47096
关注
32
文章
26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