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背后的惊人经济效益
新一届的北京车展仍然在如火如荼的举行,从1990年第一届车展到今天,北京车展进入第13届和第24个年头,这种连续不断地展会举办背后,凸显的是车展在经济上的巨大成功。很多人认为车展就是车模和名车,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难以真的拉动消费,那么这种模式下的车展似乎意义不大,实际上这种看法应该说是非常的片面。
事实上,我们看到,车展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是相当立体的,对于展会主办方来说,从门票收入,展位收入,再到汽车或者周边产品的销售收入,以及针对展区的广告设计、展台布置,创意实施,甚至是围绕展会周边带动的餐饮、娱乐、住宿、泊车、交通、购物等各项服务都在创造价值。此次北京车展也有传闻说几天的时间内主办方已经获得超过10亿元的效益。
而对于汽车企业来说,以北京为例,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先天的外部优势等于是为北京车展天然镀金。此外,北京云集了汽车行业管理机构、科研机构、生产厂家、公关公司和众多国外汽车品牌驻华办事机构,这些“软硬件”都为汽车企业品牌形象的传播创造了便利条件。再加上北京本身庞大的消费能力,没有任何汽车厂商敢忽视这个市场。
国外对于车展有过数据的量化,从投入产出比来说,车展所带动的经济效益可以达到1:9的惊人数字。也就是说,没投入一元钱就可以产生九元的效益。这对于主办方来说无疑是一个拥有巨大吸引力的蛋糕。
也正是这种经济效益的推动下,中国的车展举办在近年来达到了峰值,一年百余场成为常态化。
而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车展所产生的效益还不仅仅如此,如果我们说上述数字仅仅描述的是车展所带动的短期经济效益,那么从长期来看,其影响则更加惊人。
长期来讲,车展的连续不断地举办和规模的壮大,极大地促进了围绕展会形成的展会布置、策划、模特培训、供应等专业化的展会筹划、培训机构的诞生。而国际车展的成功举办,更将是对于一个城市极好的宣传。从增加国际沟通和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投资等角度来说,车展所创造的价值都是难以估计的。
而事实上类似的城市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并不乏先例。最著名的例子,实际上就是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底特律的北美车展起步于1907年,历时百余年,一方面底特律的汽车城地位和背后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企业成就了北美车展的荣光。同时北美车展的举办也成为了日本韩国企业投资加速涌入汽车城的关键因素。
传统的汽车企业,如美国的“三大”汽车集团要在此巩固业界“大佬”的地位,来自欧洲的企业要借机展示自己技术领先的优势,而日本和韩国的企业则要以新取胜、后来居上,巨大的投资,带来了底特律作为美国第五大城市的经济成功。尽管我们说今天底特律正在没落,然而不可否认这种没落更多的是源自于后工业时代的制造业冲击,是时代的浪潮不可避免。
对于北京车展而言,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市场化运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完全依靠自身实力,不要政府一分钱,这是车展经济背后的一个重要的隐藏命题,这种机制的背后,意味着展会为了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需要投入更大的力量来进行停车、卫生间等周边公共设施的改善,对于整个展会行业来说,这也意味着高温之下的展会经济,展现的同样是其庞大的市场需求,而非单纯的泡沫经济。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