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沪港通意义不大
上周总理扔出来一枚“重磅利好”,砸得市场晕晕乎乎的走起一轮点数可观的上攻。而周末,新一轮的消息解读还在逐步升温,沪港通对于当前的A股而言,究竟能够利好几何,这是一个非常直观的问题。
就我个人而言的话,实际上难以看到真正意义上沪港通带来的直接利好。从总量上看,沪股通额度不过3000万,这还是在内地资金不会流出去炒作港股的前提下,反之亦然。对比现在接近24万亿的A股总市值,可谓是杯水车薪,港股通砸一只权重股都难以拉涨停,更何况整个市场。
不少人认为港沪互通之后,A比H折价股会迎来机会,大有点跨市场套利的感觉。然而跨市场套利的关键因素在于同一个筹码在两个市场的同时可交易,然而从沪港通的属性来看,这是完全不可能的,折价股的估值修复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其折价本身,体现的就是上市公司在两个不同市场所采取的分红、派息等“营销”手法的差异。往大了说,实际上折价体现出的是沪港两地市场文化的差异。市场风气难以靠一个沪港通扭转,就好比你开通了QFII却没法把A股变成美股一样,折价在未来仍然会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所谓的高折价投资机会,是比较扯淡的。
实际上,我们看到最近几天的沪港通炒作,完全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期懵懂的拉升,后期后悔不已的状态。从周四两个市场的走势情况来看。A股万年不动的大蓝筹集体狂飙——笔者上洗手间回来看盘,第一反应是去翻光大证券的公告。而港股更搞笑,万年不动的垃圾股集体飙涨。两边的投资者都觉得对方回来接盘,然而资本的套利需求,直接决定了其在不同市场模式下,快速转变投资习惯的必然,所以这种所谓的接盘,有点卖傻的感觉,搞笑之外颇让人不舒服。
于是周五我们看到沪港通第一天带动的飙涨局面很快回落,高位接盘蓝筹股的资金进入温水煮青蛙的状态,而反而是被蓝筹炒作挤出资金的创业板,则重新调头向下,老话说得好,偷鸡不成蚀把米,A股的资金蚀了把米。
当然,如果你说认为沪港通的消息未来不存在炒作空间,这就太绝对了。沪港通本身对于A股而言不存在直接利好。然而其想象空间还是有一定的。
往长远来说,沪港通的开启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完开放程度正在逐步增强。这种局面之下,很多之前被投资者诟病的问题可能会随之解决。一个主要的方向就是T+0.目前的A股市T+1交易,而港股是T+0,如果沪港对接,那么第一个解决的问题,就必须是结算周期的问题。A股在未来推进蓝筹T+0是一个大势所趋,因此,笔者一直很困扰,为什么资金不去抄底券商板块,反而是在高折价率的保险板块瞎扑腾。
总的来说,个人认为对于沪港通的解读有点过热了,往长远来说,沪港通的开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从实际的角度来说,沪港通却又恰恰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的这么一类存在。总量过低、开放受限、以及对于国内现存的市场制度改进的有限助益——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解读沪港通,都恐怕只能是一个吉祥物的存在。尽管A股市场确实缺少这么一个吉祥物。然而如果投资者认为吉祥物就可以引入海量的增量资金助推市场回到曾经宛如梦幻的6000点。那就真的太搞笑了。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