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崩盘有点扯
继常州、杭州多个楼盘降价促销后,去年房价领涨全国的广州楼市也出现调整迹象,越来越多的楼盘加入促销大潮。
自3月起,广州约有20个楼盘采用“垫首付”的促销方式,部分楼盘甚至打出“零首付”的旗号吸引买家。此外,加大折扣力度、返还税费等促销手段也频频现身。
作为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之一,广州的垫首付可以说是超出市场预期的。加上此前舆论对于目前地产市场降温的说法,崩盘论恐怕又将在短期内高涨。
房地产市场会崩盘?个人认为这一个天大的假命题。之所以这么说,我们大可以分析一下目前中国地产市场的政策需求。
套用广告语来说就是——这个说法大有来头。08年金融危机,整个世界经济大幅倒退,中国为了保增长,把房地产列入支柱性产业,此后数年,整个地产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周期,这种爆发的本身就是源于政府需求,原因有二。其一是地产与上下游企业的高度联动,盘活地产一业实际上就可以带动百业兴。其二,地产高景气带动的是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的快速增长,而在这种收入增长之下,地方政府才有能力去进行基建等四万亿工程的建设。
而实际上我们看,结果也恰恰是如此。地方政府不仅卖地搞建设,还举债搞建设,抵押土地搞建设。这种拉动经济的背后,实际上就是前些时间我们一直在说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高企。
中国目前的地方债务总量,官方的统计师10.7万亿,而评级机构穆迪则认为还少算了3.5万亿,里外里加上隐性债务,可能会高达20万亿之巨。这些债款的偿还和进一步拉动经济的建设,都要靠土地财政。
根据年初中国经济研究院发布的“我国23个省份‘土地财政依赖度’排名报告”,目前23个省中,土地依赖最低的也占到整个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以上。而浙江、天津则高达65%左右,北京、重庆、海南、福建也在50%以上,粗看排名,基本上可以说是越发达越依赖,越依赖越发达——这也算是颇具中国特色的地方债务及经济发展结构。这种结构说明了一个问题——土地依赖模式下的经济增长确实存在市场,而这种市场又成为了土地依赖模式的发展根源,所谓的恶性循环就此使然。目前土地出让金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高达50%,如果加上房地产所涉及的各项税收,这一比例会更加巨大。
我们回到房价的问题上,如此庞大的债务结构,加上超出想象的财政依赖度,直接导致的就是政府不可能放任市场出现所谓的崩盘。
此前政策上放宽限购等“没节操”的政策预期,实际上也是恰恰说明了这一观点。对于整个地产来说,政府最舒服的就是维持房价处于一个平稳缓慢上涨的状态。既然2014年的供需倒挂也好,崩盘也好,资金链困境也好已经成为趋势,那么再不济也要让房价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
这种政策需求,实际上从过去的数次大会中都可以看到端倪,首先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未提及地产调控。其次是之后关于三四线城市放松限购的政策预期,实际上,都成为了上述观点的佐证。
作为政府来说,如果地产真的形成崩盘的态势,那么倒下的绝不仅仅是房价,还有与之关联的实体经济以及喷涌而出的地方债务。实际上对于普通的购房人群也一样,等到真的地产价格降到了3000元/平,我们的饭碗还能否保住,同样是一个非常难以判断的问题。
总而言之,2014年不会是房地产崩盘的元年,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过去数年间的政府调控政策的累加在今年形成了质变。然而这种质变的背后,实际上宣告着政府政策真正成为了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掌控者。这种模式下,实际上地产市场会进一步向着利于整个经济环境发展的趋势上演变。或许会有少数地区因为过于极端的环境形成崩盘,然而更多的,我们说房地产还是会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态势。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