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2023年中国水运企业大数据全景图谱》(附企业数量、企业竞争、企业投融资等)
水运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长航凤凰(000520.SZ)、盛航股份(001205.SZ)、海峡股份(002320.SZ)、中远海能(600026.SH)、安通控股(600179.SH)、中远海特(600428.SH)、宁波海运(600798.SH)、中远海发(601866.SH)、招商轮船(601872.SH)、中远海控(601919.SH)、渤海轮渡(603167.SH)、兴通股份(603209.SH)、中谷物流(603565.SH)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水运企业数量、中国水运企业区域分布、中国水运企业投融资、中国水运风险分布
中国水运企业在2020年注册火爆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水运行业的主要企业共有25736家,其中以2020年为主要注册热潮,2020年注册企业数量为6798家,而2021年则为6774家。
水运企业存续与在业企业合计占比接近80%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水运行业的存续企业15608家,占总企业数的61%;在业企业数占比为28%;注销企业数量占总企业数的11%。
水运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接近50%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水运企业的注册资本主要分布在1000-5000万的区间,相关企业数量为8543家;其次为500万-1000万的企业,相关企业数量为3893家。从整体来看,中国水运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以上的企业占比65%,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接近50%。
注:已将以美元和港元的注册资本转换为人民币。
水运企业主要注册在广东
从区域分布来看,目前中国水运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截至2022年11月,广东共有相关水运企业数3690家,陕西有2660家,江苏有2237家。
天津的水运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更高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水运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区域分布中,天津相关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最高为6986万元,除此外,浙江、福建、北京、江苏、辽宁、安徽的水运企业平均注册规模均在5000万以上,规模相对较大。
水运企业主要为有限责任企业和独资企业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存续和在业的企业共25736家,中国水运企业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目前共有24669家,其次为独资企业的9189家。
注:1)上述企业为存续和在业企业;2)上述统计未剔除重复值,同一个企业可以同为有限责任公司和独资企业。
水运企业融资主要在战略融资
从资本市场来看,目前存续和在业的企业共25736家,其中共有12家企业有融资信息,而其中以战略融资为主。截至2022年中国水运企业中,有10家企业为战略融资;其次是A轮和B轮,各有1家企业。
注:上述企业为存续和在业的企业。
水运企业主要为未上市企业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在存续和在业的25736家企业中,其中25691家未上市,总体来看,水运企业的上市率为0.17%。在上市的企业中,以新四板的企业为主,新四板企业有24家;其次是A股企业,有14家。
注:上述企业为存续和在业的企业。
水运企业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较多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在目前存续和在业的25736家企业中,其中共有403家企业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称号,321家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41家企业为专精特新企业。
注:上述企业为存续和在业的企业;2)上述统计未剔除重复值,同一个企业可以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水运企业中以有专利信息的为主
根据企查猫的数据,在存续和在业的25736家企业中,其中968家企业有专利信息,652家企业有软件著作权。在专利信息中,水运企业以发明为主,申请实用新型的企业有881家。
注:上述企业为存续和在业的企业;2)上述统计未剔除重复值,同一个企业可以同时拥有多种专利信息和软件著作权。
水运企业中风险以裁判文书和行政处罚为主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存续和在业的企业共25736家,其中2062家企业有裁判文书,1083家企业有行政处罚,794家企业存在经营异常。
注:上述企业为存续和在业的企业;2)上述统计未剔除重复值,同一个企业可以同时拥有裁判文书和行政处罚。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水运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水运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水运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水运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