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2021年7月10日,在滴滴事件之后,国家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修订了《网络安全审查好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规定掌握超百万用户信息国外上市须审查。
由此可见,在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用户数据的监管变得越来越困难,此次网信办修订《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凸显了我国对收集隐私数据行为严厉打击的决心。
网络安全行业主要企业:目前国内网络安全行业的主要企业有深信服(300454)、安恒信息(688023)、绿盟科技(300369)、启明星辰(002439)、北信源(300352)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及占互联网总用户比例,2020年中国5G用户数量
1、国家网信办拟重新修订《网络审查办法》
在滴滴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以及《国家安全审查办法》后,网信办决定对《网络安全审查办法》重新修订。2021年7月10日,网信办《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开始征求意见,草案主要针对企业海外上市可能给国家安全带来的风险进行了预判和解决办法。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应当预判该产品和服务投入使用后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目前,滴滴出行APP是我国受理启用《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进行审查的企业,但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通知,BOSS直聘、货车帮、运满满等掌握着大量用户个人信息的企业也将受到审查。
2、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不断提高,增加了用户隐私管理难度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技术的提升,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已基本普及,移动支付、外卖到家、网络购物等已成为了现代人最主要的生活方式,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不断提高增加了我国用户隐私的管理难度。2020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9.86亿人,占互联网总用户比例的99.71%。
大数据时代,不少企业倾向于分析客户的隐私进行精准的产品推销,因此,许多手机APP都在窥探用户的消费习惯等隐私数据以供企业分析。
3、5G网络的应用加大了数据监管的难度
除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增加,加大了数据监管难度外,5G时代的到来也增加了大数据监管的难度。仅2020年一年,我国的5G用户数量就在逐月增加。2020年12月份,中国移动的5G用户数量达到了165.0万人,中国电信的5G用户数量虽不及中国移动多,也达到了了86.5万人。
在4G时代,数据之间的交互还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为主,交互方式相对简单,而5G时代的到来,使得人和人、人和物之间的数据交互变得更多起来,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无人机和机器人等现代设备也越来越普遍,使得人们的隐私数据更容易被泄露。
整体来看,此次滴滴出行APP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以及《国家安全审查办法》或许并不是偶然事件,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和5G用户的增加,数据管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网信办修订《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掌握大量用户私人信息的企业进行监管是十分有必要的。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网络安全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网络安全行业未来...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