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撑起奈雪的茶成为“茶饮第一股”?
2021年6月18日,“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正式公开招股。2021年6月18日至6月23日期间,奶写的茶拟全球发售2.57亿股,预期股份将于2021年6月30日上市。本文将分析是什么撑起奈雪的茶成为“茶饮第一股”?
现制茶饮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现制茶饮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奈雪的茶(02150.HK)。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高端现制茶饮店市场份额、奈雪的茶营收及利润情况
1、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随着我国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人们对饮品口感要求不断提高,新式现制茶饮相较于传统茶饮口感更好、选择更加丰富因为备受消费者青睐。与此同时,人们对食品健康要求的提升使得主打更有品质的茶基和更为健康的配料的新式茶饮在短期内实现弯道超车,我国新式现制茶饮市场快速爆发。
根据CBNData发布的《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显示,2016-2019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市场规模增速减慢,但仍超过1000亿元。
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了我国新式现制茶饮行业洗牌,一方面是大量长尾商家停业,另一方面是头部品牌的迅速扩张,品牌优势更加凸显。从市场份额来看,据灼识咨询数据,按2020年零售消费额总值计算,喜茶和奈雪的茶市场份额排名前二位,分别为27.7%和18.9%。
2、奈雪的茶上市硬实力
——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及客户偏好
2021年6月18日,我国第二大茶饮店品牌奈雪的茶正式公开招股,突出重围。奈雪的茶成为“茶饮第一股”的原因之一是其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及客户偏好。奈雪的茶公司主要运营两个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和台盖。
其中奈雪的茶定位于高端现制茶饮连锁品牌,台盖则是定位于年轻一代的学生及上班族,可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偏好。奈雪的茶现制茶饮的平均标价为27元,台盖的平均标价为16元,奈雪的茶品牌产品除了现制茶饮外,还有烘焙产品、茶礼盒、零食等,在奈雪概念店提供了娃娃机、礼盒、酒类饮品等多元化消费场景。
——广泛的门店网络
奈雪的茶另一个优势是其广泛的门店网络。从品牌门店数量来看,奈雪的茶公司门店网络布局十分广泛,奈雪的茶品牌数量最多。截至2020年底,奈雪的茶公司旗下奈雪的茶已在68个城市(包括中国香港和日本)拥有491间门店;台盖则是在9个城市拥有64间门店。
奈雪的茶,自2015年开出第一家门店后,2017年起开始了全国性的门店扩张,据2021年6月18日奈雪的茶最新公布数据,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奈雪的茶品牌的门店数增至562间。
——营收和净利润逐年增长
随着门店网络的快速扩张,公司营收和利润随之增长。2018年-2020年,奈雪的茶公司营业收入从10.87亿元增至30.57亿元。2020年,奈雪的茶实现了首次转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达1664.3万元,净利润率为0.5%。
——线上平台营收表现强劲
2020年,奈雪的茶营业收入中,41.2%的营业收入是通过微信及支付宝小程序以及奈雪的茶APP下单的。通过微信及支付宝小程序以及奈雪的茶APP,消费者可以很容易的加入奈雪会员,找到最近的门店并用手机下单。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奈雪的茶约有3530万注册会员。同时,第三方外卖也使得消费者下单更加方便,通过小程序、奈雪的茶APP以及第三方外卖平台的订单明显增多,从2018年的67.8亿元增至2020年的近2000亿元。
3、奈雪的茶真的盈利了吗
尽管从数据上看2020年奈雪的茶实现了首次转亏为盈,但奈雪的茶是否真的盈利还值得考究。2021年2月,奈雪的茶第一版招股书中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净亏损2750万元;6月,奈雪的茶更新版招股书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达到1664万元。那么,奈雪的茶真的盈利了吗?
从招股书披露的同店销售额和利润率来看,奈雪的茶门店销售和盈利表现明显下滑。2019-2020年,开业时间不少于300天的门店同店销售额从16.66亿元下降至13.09亿元;同店利润率也从21.0%下降至13.5%。
同时,在更新后的招股书中2020年公司净亏损仍高达2.03亿元,因此奈雪的茶还是存在一定的亏损。奈雪的茶上市后,奈雪的茶能否在净利润上持续盈利,还有待验证。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新式茶饮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新式茶饮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新式茶饮行业未来...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