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TDI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分析 本土企业市场份额将继续扩大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是是聚氨酯(PU)的主要原料。工艺上主要采用液相光气法,以甲苯为原料经过硝化、氢化、光气化制得,生产技术复杂,装置要求较高。TDI行业属于高垄断行业,我国共有两家外资企业、六家本土企业具备TDI生产能力。未来,随着我国新增产能的释放,我国TDI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将继续扩大,TDI市场将加速集中。
TDI生产技术复杂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是聚氨酯(PU)的主要原料。工艺上主要采用液相光气法,以甲苯为原料经过硝化、氢化、光气化制得,生产技术复杂,装置要求较高。目前生产技术主要为巴斯夫、科思创、万华化学、三井、沧州大化等少数公司所有。其中,科思创独家采用气相光气法专利生产技术,具备产能大、能耗低的优势,据公司披露,其位于上海漕泾的TDI装置已成为亚洲现金成本最低的装置。
TDI行业集中度较高
自2018年德国巴斯夫路德维希港30万吨/年装置和陶氏Sadara20万吨/年装置投产之后,全球TDI供需平衡打破,叠加贸易摩擦影响,2018年年底万华化学30万吨装置投产后国内TDI行业迎来洗牌阶段。
TDI行业属于高垄断行业,我国共有两家外资企业、六家本土企业具备TDI生产能力。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工业年鉴2020》数据,2019年我国TDI年产量约为102.6万吨。按企业看,外资企业科思创的产量最大,为27.6万吨,本土企业中,万华化学产量最大,为17.6万吨。
2019年,我国TDI产能为134万吨,其中比例最高的厂家是万华化学,占全国TDI市场份额的22%;我国TDI市场中的两个外资企业科思创和巴斯夫,分别占据19%和12%共计31%的市场份额。我国TDI市场前五家厂家的市场份额约为89%,行业集中度较高。
本土企业市场份额将继续扩大
2020年,万华化学与福建石化合资成立万华福建,收购东南电化10万吨TDI装置,未来扩产至25万吨后公司合计TDI产能将达55万吨。沧州大化的新增26.5万吨产能预计在2022年投产,投产后产能将达41.5万吨。在2019年全球TDI产能334万吨,其中国内产能约114万吨,未来万华化学产能在全球占比将达到1/4,在国内占比超过40%。
待新增产能释放后,我国TDI总产能将达175.5万吨。其中,万华化学和沧州大化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成为我国TDI市场两大巨头,分别占据31%和24%的市场份额。外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被进一步弱化,科思创和巴斯夫的市场份额将缩减到23%。从市场集中度来看,我国TDI市场将加速集中,前五家厂家的市场份额将达91%。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聚氨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聚氨酯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聚氨酯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聚氨酯行业未来的发展...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