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进入高速成长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毫无例外地承受着不断加剧的交通问题的困扰。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交通资源,使其利用效率最大化。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智能交通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全国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3212.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75%。“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47851.63亿元,是“十五”投资完成额的2.1倍;全国铁路共完成投资7074.59亿元,比上年多1070.12亿元、增长17.8%;国家铁路和合资铁路完成投资7008.60亿元,比上年多1038.42亿元、增长17.4%;民航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646.5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机场系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41.5亿元,比上年增长3.4%;空管系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比上年减少37.9%;民航其他系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6亿元,比上年增加36.0%。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高效、便捷、安全、环保、舒适、实时、准确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是一种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环境污染、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人性化的新型交通运输系统。它将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效能,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高效、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
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交通行业研究小组指出,智能交通系统将从缓解交通拥挤、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环境影响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生产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十二五”期间,随着公路、铁路、城轨、水路、航空建设的进一步加快,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必将加快其步伐,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以超过25%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