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用航空业正迅速崛起
目前,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建立的8个国家或省部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在西安、沈阳、哈尔滨、安顺、成都、上海、天津、珠海。此外,山东滨州、江西南昌、河北石家庄等地都在积极发展以制造为基础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截至2011年底,中国持有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共123家,同比增加12家,开展非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的单位12家;共拥有通用航空机场及临时起降点286个,其中通用航空机场70个,临时起降点216个;中国通用航空机队在册总数为1154家,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固定翼飞机893 架,旋翼航空器238 家,气球17 架,飞艇6架。
据统计,2011年,全国通用航空共完成作业飞行50.27万小时,比上年增长28.5%。作业时间量排在前三位的通用航空项目分别为石油服务、农林化飞行、航空摄影。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通用航空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共有34万架通用飞机,美国约有24万架(美国商业航空飞机数量不到1万架),占全球通用飞机的70%左右。另外加拿大、巴西、德国、英国及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家通用航空机队规模也在万架以上。
从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经济发展和运输业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内在规律,当人均GDP 达到1000美元时汽车是首要交通工具;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时,商用航空占比加大;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时,私人飞机就会开始普及。按最新修正结果,中国2010年人均GDP已接近4500美元,随着低空空域的开放,中国通用航空业未来将会面临一次井喷式的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通用航空产业投入产出比为1:10,就业带动比为1:12,具有极强的带动效应。以美国为例,目前注册通用航空飞机超过20 万架,通用航空制造业营业额约为200 亿美元左右,带动相关产业的年产值在1500 亿美元左右,创造了1%的GDP和126 万个就业岗位,是整个航空业的基础。
中国通用航空还是一个没有真正启动的巨大产业,尽管中国商业航空已挤身于全球第二,但通用航空几乎还未起步,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空域(尤其是低空空域)浪费极大。可以预见的是,通用航空将是中国航空业的下一个利润增长点。
低空开放后中国私人飞机的潜在客户将超过30万人,通用航空的上下游产业将有超过万亿元的市场空间。现在全世界私人飞机超过30万架,其中约20万架在美国,而美国每年的私人飞机产业所创造的经济总量高达500亿美元;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目前的私人飞机保有量大约为70架,而拥有私人飞行驾照的人也仅仅约200人。
前瞻产业研究院通用航空业研究小组分析预测,目前国内私人飞机产业基数低,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将形成巨大的市场规模,总量有望超过美国。到2015年,中国需要通用飞机将超过10000架,通用航空将成为继干线飞机、支线飞机之后航空工业另一个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