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数字化专网通信将大展鸿图
伦敦奥运会开幕已经进入倒计时,而本届奥运会的安保工作着实让人不省心。根据此前的消息,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伦敦仍将上演示威抗议及罢工等闹剧。如果算上长期以来英国追随美国在世界各地招惹的各种麻烦,指不定奥运会期间还将发生什么突发事件。
而在伦敦之前,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各类国际体育盛事在中国顺利举行,展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体现了我国“齐心协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而在这些盛事的背后,专用通信网络成为协调组织全国人力物力资源的重要渠道,并将在“数字长江”、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设上大展鸿图。
数字化专网渐成气候
公网(公用通信网)和专网(专用通信网)共同构成了我国的通信系统。
公网面向社会提供普遍服务,是国家通信基础设施的主体,在国家的通信基础设施中占据主导地位;专网则是在我国公网通信不能满足各行业特殊应用的情况下,为某些行业系统内部的生产组织、指挥调度及管理等特殊通信需求而建设的。专网通信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是由国防、公安、能源、交通等部门和行业自身特定的属性和需求决定的。两者具有本质区别,彼此无法替代,又相互补充。
专网通信最早起源于军队,后来逐渐被应用于政府与公共安全部门、公用事业部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通信技术的进步,专业无线通信产品在工商业用户中也得到越来越普及的应用。
全球专网通信行业下游市场规模比例(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1-2015年中国专网通信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2012版)》
截至目前,专网的应用覆盖遍及铁道、交通、民航、水利、电力、煤气、自来水、公安、警察、监察、司法、安全、消防、侦缉、工矿、农场、油田、港口、海关、银行、物流、保险、旅游、地铁、轻轨、应急援救、军队以及市政数字化、重大事件遇突发事件等领域。
专用通信网的产生主要源于内部生产和管理对通信有特殊的需求如关系到国家安全机密信息的军事部门、需实时进行内部组织生产调度指挥管理的电力、铁路部门等。同时,由于公网发展的相对滞后促使一些行业建立自己的专网,如公网无法覆盖区域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部门等,且由电信业处于独家垄断格局导致租用公用电信网线路费用较高,这些都促进了专用通信网的出现和发展。
相比较公共通信网络,专网通信运用在特定的行业或部门,具备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具有更快、更优、更安全的特点,与公共通信网络的巨大差异化也使得专网通信在公共安全、灾害应急、工业生产调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专业通信行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全球主要国家普遍大力扶持本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欧美等通信技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信息产业尤为重视,有完善的政策扶持措施,为专业无线通信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公共安全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专网通信设备应用日益普及,全球专网通信市场将持续稳步发展。在公用通信网络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其专网发展也已经取得一定的规模,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美国的沃尔玛、福特公司旗下的休斯公司、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等大企业的专网,除保障自身信息通信基础,还通过信道出租等方式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据IMS research统计,2008年全球专网通信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90亿元;2009年收到行业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市场规模缩小约为620亿元;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好转,专网通信行业市场规模扩大,约为660亿元,预计到2013年将增长到83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7.4%。
从全球专网通信竞争格局来看,摩托罗拉占有绝对优势,其终端出货量超过全球出货量的一半。同时,摩托罗拉也是为数不多的能提供专网通信基站的专网通信领导厂商。排在第二位的是海能达,2010年其终端出货量约为16%,超过日本建伍。
2008-2015年中国专网通信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1-2015年中国专网通信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2012版)》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专网的持续投入,我国专网通信行业已形成一定的竞争力,到2010年市场规模突破60亿元。“十二五”期间,保守估计我国专网通信行业将保持18%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市场规模可达140亿元,其中设备类市场约为85亿元,技术服务市场为55亿元。同时,在我国专网通信行业细分领域中,服务市场的增长速度要快于设备的增长速度,其在行业所占比重由2010年的28%提升至2015年的38%左右,这主要得益于用户对个性化服务要求的提升。
随着专网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多元化,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升级、窄带与宽带数字技术融合、频谱资源有效利用并提供综合应用移动通信解决方案,将成为行业技术发展的大趋势,而随着人们对专网通信产品的保密性、抗干扰性、便捷性等功能要求不断提高,数字专网通信推广普及知道取代模拟通信将成为必然,这也将推动了专网通信产品从模拟向数字升级。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数字产品市场规模超过340亿元,该数字在2011年约为450亿元。预计到2015年,全球数字产品市场规模将接近700亿元。
核心技术缺失 安全受制于人
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不断加快,加上政府公共安全投资不断增加,专网通信市场规模近年来不断扩大。但截至目前,我国专网通信尚未形成大的产业规模,专网技术标准以引进国外技术标准为主,绝大多数国内专网厂商不掌握核心技术,位于产业链的低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专网领域国内还没有形成大的龙头企业。
在引领专网发展的数字化方面,目前国内尚无一家企业能够生产数字化集群基站,为数不多能够生产数字专网通信终端产品的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数字芯片也受制于人,几乎全部采购国外产品。未来,随着行业的发展及国外优势企业进一步蚕食国内市场,其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前瞻产业研究院专用通信行业研究员向寒雪分析指出,随着专网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专网通信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而随着能源、交通等专网用户基于不断完善自身管理体系追求更高管理效率的需要,专网用户的需求呈现更加多元化及精细化的发展趋势。
向寒雪指出,在我国大力建设的智能电网与智能交通领域,专网通信工程十分复杂,所用设备较多,不仅涉及指挥调度、无线通信等产品,还涉及整体方案技术服务,因此,突破核心技术的制约、全力发展专网势在必行。
而截至目前,我国专网通信的建设发展仍然存在技术缺失、行业准入条件高、频道资源配给不足等制约因素。
首先是核心技术缺失。
由于专网通信应用领域大部分为公共安全、交通、工业、政府、军队等国家核心要害部门,一般政府主要以国产技术为主;但我国专网通信设备企业缺乏核心的设备制造能力,核心技术的缺失,担心受制于人这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
由于核心技术的确实,国内企业面对国家大型项目无力承接,如北京奥运会及国庆安保等集群通信项目,数以百亿计的专网工程均被EADS及诺基亚西门子等承揽。
其次,行业准入条件过高也是阻碍我国专网行业发展的重要壁垒。
长期以来,我国对专网运营商的资格和业务开展严格限制,目前国内仅东方通信的基站设备获得国家TETRA牌照认证,很多专网运营商无法获得合法执照,即便专网只服务于特定的行业,也不允许其提供内部语音通信和集群调度业务。
再有,频段资源配给不足也是制约专网发展的又一瓶颈。
按照工信部的规定,以优先分配给公网运营商为由,行业专网很难申请到频率。以SCDMA无线宽带系统在行业信息化专网领域的应用为例,该系统可以使用国家授权的1785-1805MHz频段,共计带宽20MHZ;按每个地市为单位分配,每个行业专网5MHZ,那么最多可分配4个行业,但需要的行业众多,且远远不止四个,频段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只能寄希望于发展数字通信以改善当前的困局。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