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国内铁路客运增速迎来小高峰
201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9.1万公里,增加4986公里,居世界第二;高铁投入运营里程达8358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高居世界第一,也是全世界高铁建设增长最快的国家。同时,我国铁路的复线率和电气化率不断提高,2010年底,我国铁路复线里程3.73万公里,复线率达41%,比上年提高2.2%,电气化里程4.2万公里,比上年增加6000公里,电气化率达到46%,比上年提高4.3%。
2011年,全国铁路安排新开工项目70个,其中高铁和城际铁路项目15个,区际干线和煤运通道项目26个,主要有京沈、京张呼、杭黄等高铁,以及西银、青岛——日照——连云港、库尔勒——格尔木、九江——景德镇——衢州等普速铁路。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铁路产业投资机会深度分析报告》显示,到2015年,铁路营业里程预计达到12万公里以上,“四纵四横”高铁路网主骨架及与主骨架连接的高铁、城际高铁建设将加速推进,新建和改造铁路客站1015座,大规模铁路建设将持续;城市轨道交通到2020年新增营业里程6560公里,成为大规模铁路建设之后新的投资热点。这都将为国内基建建设业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的铁路产业链包括站前工程、站后工程和车辆等。近两年是新线建设高峰,2013年后规划线路减少,基建投资开始下降。随后而来的是站后工程建设高峰,逐步从基建转向设备和车辆投资。随着铁路的提速、高铁的大规模建设,对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不断提升,站后工程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于整个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营、管理以及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站后工程一般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0%-20%。
随着路网建设大规模的铺开,各个高铁专线相继通车,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的巨大需求将被引爆,全国铁路机车车辆,尤其是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的购置投资额将激增。截止2010年底,我国动车组保有量为420组,全国铁路每天开行动车组列车近1200列。2010年,我国铁路装备购置投资安排1000亿以上,比2009年增长28%。交付动车组172组,大功率机车1700台,25G600V 客车2000辆,70/80吨通用货车3万辆以上,大型养路机11台(套)。而配件和运营维修投入也会随着机车车辆的有量增长而增加。5年内,中国铁路机车车辆的配件(如车轴、车轮、刹车片等)将有翻番增长,运营维修投入也将翻番增长。铁路信息化的建设贯穿铁路建设整个过程,是保障铁路现代化建设和安全运营的关键设施,随着铁路建设的加快,铁路信息化产业未来几年将保持快速增长。
2010年,中国铁路客货运量实现大幅增长,旅客发送量完成16.8亿人,货物发送量完成36.3亿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9%、9.3%。根据铁道部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国铁路客运量达到30亿人,货运量达到48亿吨,换算周转量达到5.1万亿吨公里,与2010年相比,分别增长78.6%、32.2%、41.7%。
前瞻产业研究院铁路行业研究小组分析预测,到2015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将完成30亿人左右;到2020年,铁路客运量将达到50亿人。即“十二五”期间铁路客运量的年均增速为12.35%,明显高于“九五”和“十五”期间2.58%和7.75%的年复合增长,铁路客运增速将达到一个相对的顶峰。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