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促中国寿险发展步入黄金期
回顾2011年,寿险行业在利率、资本市场、销售渠道、销售人员、替代产品等方面遭遇了多重挑战,整个行业在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后进入了低潮期。寿险保费收入增长疲软主要受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政策调整的影响。
近年来,监管层颇有先见之明地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结构调整,但寿险业多年来形成的“重投资、轻保障”的倾向,终于在2011年内外交困的夹击下酿成苦果,2011年寿险保费收入有些“寒酸”。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2-2015年中国人寿保险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1-11月经营人身险的寿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8936.83亿元,较2010年的9788.24亿元同比下降了8.7%,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受困于银保新政,银保渠道销售的寿险保费同比增长降至-9.87%,无论是中国银监会,还是中国保监会,可能都未曾想到,一个“90号文”和一个“监管指引”能让销售局面火爆的保险业一下子滑入谷底。
2005-2011年1-11月国内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及增速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2-2015年中国人寿保险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据统计,2011年11月寿险保费收入排名前三仍然为国寿、平安寿和新华人寿。受市场低迷影响,寿险保费收入出现了不小下滑,即使三名寿险界的“领军者”,也难逃其影响。三家险企前11个月保费收入分别为3012.14亿元、1100.32亿元和887.68亿元。与2010年前11月寿险保费收入相比,国寿股份保费收入同比下滑了3.47%,平安寿保费收入同比下滑了25.43%,新华人寿硕果仅存,保费收入同比上升0.64%。(保费同比下滑,其中很大的原因是2011年保险业实行了新的会计准则)
寿险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和增长压力并未消逝,行业仍然存在着产品竞争力下降、销售渠道有待改进、资本补充渠道狭窄、资产管理能力不强、社会形象亟待改善等。当前,保险资金投资业务是否向好直接影响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寻求新的融资途径将是寿险业务摆脱困境的关键。
前瞻产业研究院人寿保险行业研究员刘吉伟表示,可喜的是目前市场已经对这些变化做出了相应调整,随着通胀压力以及流动性紧缩力度有所减弱,寿险保费有望于今年恢复增长,增长率可达9%左右。
此外,我国从“人口红利”逐渐转向“人口负债”过程中,养老保障形势催生寿险业务巨大发展机遇。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预计未来10年老龄人口将平均增长3.5%,老龄人口比例将从2010年的13.26%增长到2020年的18%。2030年中国进入严重老龄化之前的20年是中国寿险发展的黄金20年。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