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高考经济热力来袭
2012年6月7-8日,新一轮高考即将来临,各路商家大打高考牌,励志T恤、保健品、状元房、减压游,衣食住行无所不包。一时间掀起了发高考财的热潮,各种宣传热闹非凡,把“高考经济”炒得红红火火。
高考经济无处不在
复旦附中附近的一家宾馆,高考期间推出了“高考房”服务,价格从每天248元到300多元不等,房间使用也可按钟点计费,主要为家离考场较远的考生提供住宿和考间午休服务。宾馆定房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到目前为止,高考期间宾馆的钟点房“基本已预定出去”。位于上海交大附近的另一家宾馆内,“高考房”的预订也非常火爆,就连高考期间“500元一天的标准间”都已经全部订完。
在北京距离人大附中不足千米的一家星级酒店里,6月6日至8日的高级客房和经济客房均已被定满,只剩下几间618元一天的商务间。清华附中、八一中学等考点附近的酒店中,高考期间,400元以下的经济间已被订满,而400元以上商务间和高级间也所剩无几。
在宾馆酒店被抢购一空的情况下,不少考点附近的居民楼也打着“状元房”的名义做起了高考房的生意。据报道,海淀区几个考点附近标榜着“状元房”的房东,均称自己的房子里出过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这些房间的价格和同区域同户型的房间相比也贵出几十元到百元不等。
前瞻产业高考经济研究小组认为,不少打着“高考房”、“状元房”的商家其实就是借着高考的名义来招揽生意。故意抬高房价推出“状元房”,既无形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又助长了社会的攀比心理。因此,家长预订高考房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量力而行,毕竟,考试靠的是实力,当年没有住宾馆的时候大家一样能考出好成绩。
高考经济无时不有
最近一个月,淘宝网以“高考”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增长了102%,相关商品超过82万件,其中励志T恤“花样”最多,励志T恤的价格多为五六十元,其中,印有“高考必胜”、“逢考必过”等字样的T恤销量最好,交易记录显示,一件红色励志T恤一个月内就售出100件以上。
高考日益临近,各地的保健品也开始热销。有报道称,成都各大药房涉及补脑和缓解疲劳的保健品,价格集中在200元上下,最低的售价20多元,但一款以中药为主的保健品则卖到了1500元一盒。西安多种养生保健品牌都推出了“学子专用”的产品,胶囊、含片、药片、口服液等单支或单瓶的价格普遍在百元以上,部分礼盒套装售价更高达300至500元。
位于朝阳区慈云寺桥附近的一家主营上海菜的高档餐厅,日前推出了谢师宴套餐,包含老虎蟹、广式烧鸭在内的12道菜,团购价仅400余元,受到不少考生和家长欢迎,两天时间卖出了22份。“上海菜餐厅环境好,团购套餐外加单点几瓶好酒,比较适合宴请老师。”家住朝阳路的徐先生的儿子今年高考,也提前预订了谢师宴。
据了解,学生聚会选择的餐厅通常人均消费在50元至100元之间,而有家长出面的“谢师宴”则消费幅度较大,人均从100元至上千元都有,一家餐厅称他们还将推出8888元的“金榜题名宴”。“孩子考得好,家长都高兴,一般都愿意多掏钱。”餐饮圈内人老李说。
此外,考后减压游也开始升温,以走访高校为主题的长线游咨询与预订量今年都在攀升。在目前上线的修学旅游中,以2万至3万元左右团费为主,报价和往年持平。由于今年举办伦敦奥运会,传统修学目的地英国的旅游团大幅减少,而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地的修学旅游团报名增多。如北京出发的“美国——加拿大14日游”线路,7月团期价格在26000元左右。
前瞻产业高考经济研究小组认为,餐饮、保健、旅游、服装等行业在高考经济的帮助下会有一个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餐饮为最,包括学生聚餐、谢师宴、庆功宴在内的一连串活动有助于6月餐饮市场的高速增长。另外,据统计,作为暑期出游的“主力军”,学生尤其是中、高考考生出游比例占每年出游旺季的5%-10%,商家可充分把握其中的市场机会。
理性高考 理性消费
随着高考经济的升温,考生和家长的负担也在加重。最近,一份由媒体盘点总结的“中国高考成本变迁”引发网友热烈讨论。这份盘点显示,从70年代的考生参加一次高考所需的5毛钱,到如今经历一次高考平均要花约4万元,30多年来,中国考生的高考成本增长8万倍。
一位家长算了一笔帐,从购买高考复习资料到请老师个别辅导,从为孩子每天改善伙食增加的投入,到给孩子吃补品的费用,从考试期间住宾馆、吃套餐的费用,再到考后的谢师宴、庆功宴的预计费用,下来少说也得四五千元。对普通工薪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而在考生高考期间,正常的补充营养和心理辅导是必要的,但一些以高考为名的“消费新品种”和商业宣传,则不仅是劳民伤财,而且还容易引起社会问题。
经济现象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理性消费的基础上。近年来高考经济的兴起,固然有市场的考量,但也存在许多不切实际的造势,极易导致畸形发展。它是靠“吞噬考生身上的养分来维持的”。对于如此寄生在考生这一特殊载体上的“高考经济”,有必要理性看待,冷静思考。
前瞻产业高考经济研究小组认为,作为家长和学生,都能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积极应对高考是应该的,但不要忘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千万不要相互攀比,要认识到“高考经济”是商家利用考生和家长的心理而制造出来的一种畸形消费,家长和考生应冷静对待,更不要借此“腐败”;同时作为商家,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非常重要,避免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希望家长在为“高考经济”买单时,能更多地保持理智,而商家在以高考为商机赚钱时能多一些诚信。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