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出口双引擎推动叉车快速增长
叉车是一种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被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并可进入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必不可少的设备。
我国叉车制造行业从2009年4季度已经走出了销量下滑的困境,2010年在国内市场实现全面复苏,并以跨越式的发展姿态展现实力。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实现叉车销量(含出口)232409台,同比增长67.31%。其中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销售22960台,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销售7502台,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销售22280台,内燃平衡重式叉179667台。我国内销售约19万台,较2009年的111350台增长70%左右;出口销售约为4万台左右,与2009年的27555台相比,增长了60%左右。
中国叉车制造行业销量及增速情况(单位:台,%)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叉车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目前,中国的叉车市场初步形成高、中、低三个层次,高端和中高端市场被以林德叉车等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占领;中端和中低端市场以安徽合力叉车、杭州叉车、大连叉车、浙江诺力叉车和宁波如意叉车为主导。高额的利润仍然集中在为外资公司掌握的高端和中高端市场。
事实上,从叉车销售数量来看,外资叉车生产企业排名是靠后,但其单台销售价格和附加值远高于国产叉车,市场综合竞争力较强。不过随着中国国产叉车自主开发和质量的提高,也有相当的量进入欧盟和美国市场。
前瞻产业研究院叉车制造行业研究小组表示,未来,中国物流业的成长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将会继续拉动叉车的内需,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步伐在资本稀缺与成本优势的驱动下正在加快,内需和出口双引擎将推动叉车行业持续快速增长。
基于中国叉车出口量占海外市场比重仍较低、性价比优势以及出口退税导致国内企业出口冲动等理由,预计未来中国叉车出口仍将保持较快增速。此外,叉车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预示着行业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