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修七分养 公路养护前景广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乡镇城市化、中小城市大型化、大中城市花园化的趋势日渐明显,城市道路的改扩建工程也越来越多。
2011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410.6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9.82万公里。全国公路密度为42.77公里/百平方公里,比上年末提高1.02公里/百平方公里。在这种形势下,公路养护工作也变得日益繁重,对公路养护作业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的机械养护作业方式势在必行。
中国自古就有养护道路的优良传统。西周时期就设“司空”,负责按季节整平道路,并规定“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此后,这些规定历代相传,逐渐在人民中树立起修桥补路是美德的传统观念。
“十一五”期间,中国逐步形成了干支相连、桥涵配套、城乡一体、四通八达的现代化公路网络,公路养护也迈上新台阶。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交通运输业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公路优良路率平均每年增长1%。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优良路率达到99.2%,国道优良路率达到79%,省道优良路率达到75%。截至2010年底,全国公路养护里程382.4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6.5%。
2001-2010年全国公路养护里程及占比(单位:万公里,%)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公路养护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2011年5月26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十二五”末,公路总里程将达到450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覆盖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65万公里,国省道总体技术状况达到良等水平,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90万公里。
公路里程的不断扩张加速了对公路养护的需求,中国公路养护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当前,我国将大力加强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与改造。按照《规划》,交通运输部将以“五射六纵四横”15条干线公路为重点,组织全国开展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并且,还将以国道108线和国道205线为示范,探索干线公路改造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目前,国道108线和国道205线沿线省份也已完成了改造方案的设计。
与此同时,按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设计规划,中国各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年限分别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15年;二级公路12年;三级公路为8年;四级公路6年。按照公路等级不同,中国公路的大中修周期一般在5至10年左右,也就是说,2000年之前及21世纪初建设的公路均已进入了大中修期。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用于公路养护工程的资金约8011亿元,完成路网改建工程55万公里、公路大修工程16.7万公里、公路中修工程36.4万公里。同时还完成危桥改造11296座/87万延米,完成了国省干线公路安保工程实施工作并累计整治安全隐患路段36万处/12万公里,处治公路灾害路段10283公里。
由此可见,公路养护投资前景可观,行业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