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充足方能做到“库中有煤 心中不慌”
我国煤炭资源北富南贫、西多东少,煤炭资源不平衡的分布决定了煤炭生产的空间格局。全国煤炭生产大体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的晋陕蒙豫、西南地区的云贵川渝、北部沿海地区的冀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原煤生产总量达35.2亿吨,同比增加8.7%。其中,2011年,内蒙古全区原煤产量9.79亿吨,同比增长25.1%,产量居全国第1位;山西煤炭产量8.7亿吨,居全国第二位,同比增长17.7%。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和工业原材料,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我国东部沿海是全国经济实力最强区域,其经济总量大大超过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决定了我国煤炭消费空间分布特征,总体上呈现出“东南凸起,西北低凹”。2011年,全年煤炭消费量为37.2亿吨,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此外,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和经济布局共同决定了区域煤炭产消盈亏失衡的矛盾,使得煤炭运输肩负起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重任。
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铁路发运煤炭22.69亿吨,同比增长13.4%。煤炭运量占货运总量的57.9%,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主要煤运通道中,大秦线完成运量4.4亿吨,增长8.7%;候月线完成1.84亿吨,增长3%。主要港口煤炭发运6.6亿吨,增长19%。
我国煤炭运输呈现“北煤南运”和“西煤东送”的格局,煤炭铁路长距离运输运力不足。这一格局决定了我国必须建立完善的煤炭储备体系以应对突发事件、提高煤炭应急保障水平。基于此,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产业规划均将煤炭储备作为重要议题。
2011年,国家发改委安排神华、中煤、平顶山、淮南等10家煤电力企业和秦皇岛、黄骅、舟山、武汉、芜湖等8个港口,作为第一批国家煤炭应急储备承储企业和储备点。
同时,印尼将煤炭出口关税提高将进一步加快国家煤炭应急储备任务的建设。
最近,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印尼计划两年内将煤炭出口关税提高50%,分别在2012年提高25%,到2013年再提高25%。笔者认为,印尼此举对我国煤炭市场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印尼是我国第一大煤炭进口国。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进口煤炭1.82亿吨,其中从印尼进口煤炭6470万吨,比重为35.6%。
2012年4月1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日前联合组织会议,研究落实2012年国家煤炭应急储备任务。会议确定,2012年国家煤炭应急储备总量维持2011年的500万吨规模。
目前,国家煤炭应急储备仍以国家主导。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负责项目、资金、铁路运力审批,全程参与储备项目建设。根据《国家煤炭应急储备管理暂行办法》,对储备点新建、改扩建所需资金,可从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中安排投资补助。中央财政对国家煤炭应急储备贷款或占用资金给予利息补贴,对场地占用费和保管费给予定额补贴。
笔者认为,国家应建立基于煤炭供应链管理的煤炭储备体系。这一储备模式的本质是把国家的煤炭储备镶嵌在商业性的煤炭供应链环节,将商业性煤炭库存改造成为国家煤炭储备体系。如果单靠中央财政补贴,储备成本太高,国家煤炭储备将难以为继。
因此,为构建电煤供应保障体系,地方省政府也应加大省级储备基地建设,目前已对外公布规划的有山东和甘肃。
山东计划到2015年,建成6-8个区位优势较强的省级煤炭应急储备基地,煤炭应急储备规模达到600万吨以上;甘肃决定在全省建设14个电煤应急储备物流中心。2012年争取建成3个中心,煤炭应急储备规模达到200万吨/年左右,2015年建成10个以上中心,煤炭应急储备规模达到500万吨/年以上。
此外,我国第一大煤炭企业神华初步规划在东北三省、京津冀、华东沿海、华南沿海和西南内陆共5个区域建立国家煤炭储备基地,选定28个基地点,总规模2170万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仍将日益高涨,而煤炭资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从国家的战略大局出发开展煤炭资源储备将刻不容缓。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