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行业进入“抢蛋糕”时代
江湖纷争难解,产品销量是问鼎中原的利器。但是,在重卡市场上,不再单以销量论英雄,市场占有率方面的竞争将显得更为重要——牢牢抓住市场占有率才是在百万级重卡市场上的王者之道。
群雄纷争
中国的重卡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初。1960年4月15日,济南汽车制造厂试制出了第一辆重型卡车JN150,该车为八吨载货车,从而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该产品系模仿外国车型仿制而成,技术性能和生产工艺均较低,但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八十年代奥地利斯太尔技术的引进改变中国卡车业解决了缺重的汽车格局。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斯太尔技术引进项目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斯太尔项目先扬后抑,进而涅槃重生形成目前中国重汽、陕重汽、上汽依维柯红岩和福田等“泛斯太尔卡车产业”,年产量占据着中国重型卡车的半壁江山。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引进了罗曼、斯太尔、太脱拉、奔驰和日产柴等五个重型卡车整车项目,其中斯太尔、奔驰和日产柴等三个重卡项目得以延伸到今天。奔驰血统的两兄弟合并而成的“北奔重卡”年产销量,只有“泛斯太尔卡车产业”的十分之一。
当今的重卡市场上,东风、一汽、中国重汽一直主演重卡市场的销售传奇,“三国鼎立”的局面暂时难以被打破。2006-2011年期间,前六位企业虽然具体销量排名有变化,但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陕西重汽和福田汽车一直占据着重卡销量前五名位置,2011年五家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达到75%以上。
此外,大运汽车、联合卡车、徐工科技、长安重汽、力帆骏马、广汽日野、恒天重工、精工汽车、云顶重卡、赵龙重卡等重卡新军也在近三年内进入人们的视线,想要在重卡市场上分一杯羹。
市场占有率才是王道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内重型车企业竞争由过去单一产品的竞争扩展到全面资源竞争,现在重卡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在竞争中得到发展,不仅需要适合市场的产品,同时要有良好的配套资源、营销体系,以及足够的资本支持。企业的竞争反映在业绩上,产品销售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企业业绩的优劣。
但是我们认为,未来市场销量是增是减,会受到政策、下游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销量也不同,很难用数量去考核重卡企业的优劣。而市场占有率才是各重卡企业关注的焦点,不管市场总量变化如果,市场占有率的提升直接反应企业的竞争力的增强。
以近几年的重卡市场竞争力为例,2010年以前的重卡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陕西重汽和福田汽车一直占据着重卡销量前五名位置,但是他们的市场占有率差别并不明显。但2011年则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重卡群雄呈现出两大阵营。
2011年,东风、一汽、中国重汽分别以21.12%、17.96%和16.19%的市场份额占据重卡市场第一阵营。而福田、陕汽、北奔重汽则处于第二阵营,2011年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2.17%、11.83%和4.54%,虽位于第二阵营,但也雄心勃勃,力争上游,冲击第一阵营。
2006-2011年我国重卡市场占有率变化(单位:万辆,%)
资料来源: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中国重卡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市场占有率才是王道,谁拥有高的市场占有率谁就占据了市场的制高点。也正是为了抢占市场占有率,重卡企业之间的竞争便从分羹真正进入了“抢”大蛋糕的时代。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