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处置开启“二次物料工业革命”新高潮
日前,广州市决定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力争到2015年彻底破解垃圾围城危机。垃圾围城、环境恶化、资源回收利用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难题。
俗话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对于越来越多的工业废弃物资、生活垃圾、电子废弃品等都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资源,尤其对于固体废弃物资而言,变废为宝就成为解决环境污染、珍惜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
放错地方的资源
固体废弃物(简称“固废”),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弃物,尤其是城市生活垃圾,最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因而是与人类生活最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固体废物是“三废”中最难处置的一种,因为它含有的成份相当复杂,其物理性状如体积、流动性、均匀性、粉碎程度、水分、热值等也千变万化。固体废物的污染问题较之大气、水污染是最后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是最少得到人们重视的污染问题。此外,固体废物的污染,从来就不是单一的,它同时也伴随着水污染及大气污染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垃圾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全世界每年产生的固体废物约为80-100亿t,亚洲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为76万t,大约为270万m3,估计到2025年其产生量将达到180万t,即每天520万m3,年增长率约为4%-5%。
我国是工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废弃物资及生活垃圾快速增长。在处理难度较高的固体废弃物方面,目前我国工业固废占据绝大多数比重,2010年达到93%以上,生活垃圾占比约6%,危险废弃物占比约0.6%。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工业固废处置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0.13%。2010年,全国工业固废处理量达到57264万吨,同比增长20.59%。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固废产生量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0%-15%之间,到2015年将高到38.8亿吨-48.5亿吨。若按照80%的综合利用率测算,届时我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有望达到30-40亿吨。
2000-2010年中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增长情况(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1-2015年中国固废处理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2版)》
以耐火材料行业为例。目前,我国耐火材料的年总消耗总量超过900万吨,年均产生废旧料达400万吨,占总消耗量的45%,而这些废旧耐火材料的处理方式,大多数是被当成工业垃圾填埋,仅有少量被粗糙利用,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另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的社会保有量分别达到3.5亿台、1.3亿台、1.7亿台、1.2亿台。这些家电产品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家庭的,通常以10年至15年使用寿命估算,从2003年起我国每年至少有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冰箱、500万台洗衣机要报废,到如今更是呈几何数增长。自家电以旧换新实施以来,截至2011年5月27日累计回收五大类废家电5296.2万台。我国家电行业的固体废弃物资的未来存量令人惊叹。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基本稳定在1.5亿吨左右。2008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55亿吨,2009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57亿吨,较2008年同期增加296吨,增幅约为2%。
固体废弃物不但给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还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固体废弃物资的回收处理与再利用,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经济热点。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发达国家固废处理技术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城市垃圾采用工业方法处理是一次重大变革,它使垃圾向深度处理,向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迈进了一大步。经过多年的实践、试验和比较之后,国外形成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是填埋、焚烧和堆肥3种,其中美国和英国绝大部分采用填埋处理,日本绝大部分采用焚烧处理。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可靠,是当前国际上广泛运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和手段。发达国家垃圾焚烧发电占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比例已普遍超过80%,垃圾发电在这些国家已是成熟的产业并进入了产业化、市场化的成熟期。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35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建有2000多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分布在欧洲、日本、美国等。而目前,我国广州等大中城市也相继建成一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美国固废处理经过二十年发展,资源化率已从11.38%提高到43.1%,而我国仅有17%,相当于美国1990年的水平。参照发达国家所走的先无害化到减量化资源化发展的道路,我国未来必将在发展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的同时,要保证减量化、资源化,堆肥和焚烧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大方向。
预计未来5年,我国固废产生量将持续增长,这将直接拉动固废处理设备、工程建设及设施运营服务需求,推动环保资金的投入。
“十一五”期间,我国固废处理投资规模2100亿,年均增速18.5%。据环保部中国环境规划院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投资规模达到3.1万亿元,其中固废处理行业达到8000亿元,占环保产业3.1万亿元总投资比例将达到25.8%,年复合增长率约30%,较“十一五”翻两番。
我国“十二五”规划已将垃圾处理工程列入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并提出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届时,我国固体废弃物资处理及回收利用将有望成为巨大的产业。
二次物料工业革命
1973年爆发石油危机以后,发达国家政府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对固体废弃物的充分回收与再资源化,并且在政策和法律层面上给予保障。目前,固废处理行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是环保领域投资和产值占比均超出50%的最大子行业。
目前,发达国家已将“废弃物资源化”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并将固体废弃物列入资源的范畴,将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视为第二矿业,掀起了“二次物料工业革命”的热潮,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工业体系。
美国固废处理经过二十多年发展,资源化率从11.38%提高到了43.1%。目前,全美固体废物产业工业净产值约500亿美元。涉及固体废物产业的全部产值高达1000亿美元以上。
据EREF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大约有27000家企事业单位参与固体废物的管理和经营。其中有55%属于公共事业单位,其余45%是私营企业。这些企业共创造了367800个就业岗位。
1994年,英国通过了废物管理许可证法规,开始正式实行“废物管理许可证制度规定”,重点加强对工业和商业废物、农业废物、生命终期的汽车和冰箱、焚烧残渣和飞灰、填埋和包装废物等飞舞的管理,严格监管“被控制”的废物如家庭、工业和商业产生的废物及农业、矿业和开采业所产生的“非控制类”废物。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但固废处理投资在我国环保投资占比中长期处于低位,导致目前固废处理处置设施严重不足。
1995年,我国首次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随着城镇化人口的上升,城市固废也随之增加,固废处理在2006年开始引起国家的重视,“十一五”期间,我国固废处理投入规模达到2100亿元,年均增长18.5%。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固废处理行业投资将达到8000亿元,占环保产业3.1万亿元总投资的比例将达到25.8%,年复合增长率约30%,是环保行业整体投资增速的2倍。
受政策或产业规划的驱动,我国固废处理工程、设制造备及设施运营等行业都将进入高速成长期,而工程设备制造行业将首先受益。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2010年,我国固废处理设备销售规模年均增长率达到40%以上,远高于其他环保设备的增长速度;2010年,我国固废处理设备销售收入达到340亿元,同比增长将近60%。
随着我国固废物资处理的需求日益扩大,行业内光华股份和合加资源两家上市公司加大了在固体废物处理设备领域的投入,另外其他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生产企业也都不同程度的进行了扩产。但是由于国产设备在生产工艺、质量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存在一定的差距,且国产成套设备较少,不能满足固体废物处理的需要,目前尚依赖从国外大量进口。
前瞻产业研究院固体废弃物处理行业研究员贺重阳也认为,虽然我国固废处理行业已经取得阶段性的发展,但整体而言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产业化程度和市场集中度还非常低,加之技术研究和工艺开发能力不足,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等原因,行业竞争格局尚未最终确立,市场仍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贺重阳指出,目前,我国固废处理设备的总体水平相当于国际20世纪80-90年代末的水平,差距明显。
贺重阳认为,我国固废处理企业规模普通较小,技术与跨国企业相比仍有较的差距,在工程建设和设施运营方面也落后于跨国公司,内资企业要想与跨国公司相抗衡,必须联合各自的优势,因此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