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妆品生存状况与质量安全令人揪心
本月中下旬,加拿大一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通过对49个知名品牌化妆品进行测试的结果发现,被监化妆品几乎都含有砷、镉、铅、铍、镍、硒和铊等7种有毒物质,而这些物质成分并未被标注在产品包装上。同时,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的研究报告也称,发现400个知名品牌的唇膏含有微量铅元素,其中美宝莲、欧莱雅、封面女郎和NARS的相关产品榜上有名。
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再次令人担忧,而与此同时,欧美品牌垄断阴云之下艰难求生的国产化妆品品牌生存形势同样令人揪心。
寄望转轨挑战欧美垄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已逐渐成为化妆品消费大国,总体消费水平超越欧盟和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消费水平较低,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我国化妆品市场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预计未来3-5年我国化妆品市场将保持稳步增长。
我国化妆品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在短短的20多年里,我国化妆品行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渐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和活力的产业大军,涌现出一批以美加净、六神、大宝、郁美净、舒蕾、欧珀莱、隆力奇、佰草集等为代表的民族化妆品品牌。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1-5月,我国化妆品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66.13亿元,其中出口79433.3065万美元。从企业规模角度看,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为50家,其中5亿元以上有10多家;年销售额3000-5000万元之间的中小型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
近几年来,我国化妆品行业以约年均15%的速度递增,全行业处在消费结构逐渐升级、消费层次多元化的阶段,化妆品生产和销售方面也已形成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由于具有成本优势,吸引了众多跨国化妆品公司在华投资生产,产品再对外出口。目前,“中国制造”的化妆品已出口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不少生产企业还处在仿制生产阶段,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但目前我国化妆品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均无法与跨国巨头竞争,出口对象仍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主,且出口企业主要为外资或合资企业,全国出口总量及出口金额也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由于中国放开对进口化妆品的限制,国际化妆品巨头正在加速拓展中国市场,本土品牌经受着来自外部的巨大冲击。在中国美容化妆品市场中,外资或合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已接近80%。中国化妆品中高端市场基本上被外商独资或合资品牌所占据,欧莱雅、宝洁、资生堂、雅芳等几家国际巨头形成寡头竞争之势,这其中又以欧莱雅的市场份额最大、实力最强。而国产化妆品企业则只能在中低端市场激烈竞争惨淡经营,同时还面临这国际巨头在不断巩固中高端市场的同时逐步向中低端市场的强力渗透。
据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化妆品行业5家大型企业实现销售利润为19.77亿元,同比下降了14.03%,利润总额更是下降了34.11%,其中2家企业亏损,亏损额为3.83亿元;中型企业亏损总额2.60亿元,较上年增长了291.94%,总体经营状况日益恶化;434家小型企业中98家企业亏损,亏损总额3.98亿元,情况同样不容乐观。2011年1-5月,化妆品行业小型企业的亏损2.01亿元,情况较为严重,亏损面高达22.98%,亏损深度为113.23%;中型企业亏损面为21.74%,亏损深度为15.54%。
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化妆品行业研究员吴朝瑜表示中国要与国际巨头竞争,就应该依靠知识驱动的核心力奋起直追,加大研发力度,提升品牌价值,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化妆品安全状况堪忧
2月中下旬,全球多家跨国化妆品行业巨头的多种产品被爆出重金属超标。与国内化妆品企业经营状况一样,化妆品的质量安全也同样令人揪心。据广东省保化检测中心2008年对该省化妆品行业的抽检结果显示,广州、深圳数家化妆品企业有十种产品质量不合格。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再次引发担忧。
随着网络购物等电子商务活动的兴起,化妆品也成为网购的热门商品。为此,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化妆品行业研究员吴朝瑜指出,由于网络购物消费者无法事先检验产品的真伪和质量安全,因此更容易成为劣质化妆品繁衍的土壤,消费者更应擦亮眼睛,以免花钱又受罪。
随着化妆品行业的发展,消费环境也逐年发生变化。如今,消费者对消费理念更加理性,不再单纯追求品牌效应,而更多的关注化妆品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功效,由此带动了药妆市场以及有机/天然化妆品市场的火热,这也成为各大化妆品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月召开的全国保健食品化妆品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在全国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行动,推进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提高和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信息化建设两大工程。
吴朝瑜认为,化妆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在国家加大化妆品行业的质量安全监管的同时,有必要加大加重对违法企业和个人的处罚力度,大幅增加其违法成本;化妆品企业也应加强自律,重视企业的长期发展,重视产品的质量安全,消费者更应提高警惕,共同遏制劣质化妆品的生产和流通。
影响消费者选购化妆品的因素图示(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调研与战略投资分析报告》
吴朝瑜指出,国际大品牌牢牢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及高端消费者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随着天然、安全、环保的化妆品受到追捧,我国化妆品企业应顺应发展趋势,加强生物技术研发、注重产品质量,着力打造自主品牌。
在欧美品牌垄断中国中高端市场并逐步蚕食国内企业赖以生存的中低端市场的背景下,打造自主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21世纪的化妆美容业将进入生物时代,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许多高科技生物基因产品纷纷被应用于化妆品生产,相比于含化学成份的化妆品,高科技生物化妆品源于自然生物且对人体无害,必将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