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形势有好有坏 中国航空业整体趋势向好

分享到:
20 官营铜 • 2012-02-21 08:38:01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103G0

 民航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航空公司净利润为260亿元,相比于2010年的351亿元下降了26%。业内有专家称,利润下降的原因为国内市场增速减缓。据民航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达2.9亿人次,同比增8.2%;货邮运输量为552万吨,同比降2%。

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2011年全球民航业发展迟缓,国际航协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航空运输业利润约为69亿美元,约合436亿人民币,净利润率为1.2%。2011年中国航空公司净利润尽管比2010年下降了约26%,但约260亿元的净利润仍占到全球民航业总利润的六成。

据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11月,全国民航完成旅客运输量2.69亿人次,同比增长9.1%。国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2.50亿人次,同比增长9.2%,其中港澳台航线完成0.069亿人次,同比增长12.7%;国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0.19亿人次,同比增长8.7%。

中国民航业取得靓丽的成绩单,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航业的不断壮大。随着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将带动我国航空乘客及航空货物吞吐量的快速增长。

截至2011年10月底,我国共有颁证运输机场175个,比上年增加9个,并全部开通定期航班;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1729架,同比增长10.27%;全国共有定期航班航线1880条,按重复距离计算的航线里程为398.1万公里,按不重复距离计算的航线里程为276.5万公里;定期航班国内通航城市172个(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定期航班通航香港的内地城市43个,通航澳门的内地城市5个,通航台湾地区的内地城市32个;国内航空公司的国际定期航班通航国家54个,通航城市110个。

我国《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到2015年,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30个以上;旅客运输量4.5亿人,年均分别增长11%;航班正常率高于80%;运输机队规模达到2750架,年均增长11%。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中国航空客运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空中客车公司发布报告,预测未来20年民航客运需求以平均每年4.9%的速度增长,在20年内增长将近3倍,达到60亿人次左右;未来20年,民航客运的最大需求将来自亚太地区,其中中国和印度将是最大的潜在市场,占全球民用客运总需求量的31%。

另据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0年我国航空运输量将达到7.7亿人次左右,未来十年年复合增长预计将达12.27%。

但是,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状况下,全球航空业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2011年12月初,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将2012年全球航空业盈利预期由49亿美元下调至35亿美元,主要是基于国际经济衰退的忧虑、旅游市场降温、欧盟碳排放收费政策实施、国际原油价格高位震荡等因素,而这些也是中国民航业面临的挑战。

此外,我国民航市场需求增速或将放缓,还与国际货运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人民币升值阶段性到位、欧盟实施碳排放控制及高铁分流等因素相关,这也将导致今后航空业发展的难度加剧。

据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的《中国航空客运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总结指出,我国民航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供给能力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供给能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一是可用空域资源不足,主要航路和大型机场尤为严重;二是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强,特别是大型机场容量亟待扩充,空管设施设备规模和水平需要提升;三是管理水平不高,行业管理体制机制、企业经营管理等需要完善和加强;四是人力资源短缺,飞行、空管和机务等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高级技术、管理和安全监管人才。

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航空业研究员刘瑞柏指出,在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燃油成本上升、高铁竞争加剧、欧盟碳排放控制等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航空客运行业的收益管理水平面临更高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民航业的管理水平必须从粗放式走向精细化。

刘瑞柏认为,从整体上看,我国航空运输业虽然面临诸多不确定的挑战,但我国航空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自身技术、行业整合等方式,降低碳排放量,同时争取通过谈判获取一定的宽限期,即便预期增长或将放缓,但我国航运业的整体发展趋势还是值得期待的。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1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官营铜
资深产业观察员
861815
关注
221
文章
373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