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郎咸平有没有危言耸听?

分享到:
20 刘瑞柏 • 2011-12-10 09:22:20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591G0

 

“大炮”郎咸平很得民心,但也招来不少的羡慕嫉妒恨。

2010年初,身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著名的“愤青经济学家”郎咸平发表《中国粮油:你还有多少机会可以从来?》一文。郎在文中指出,国内的食用油已基本被外资粮油商控制,吃盘青椒肉丝都得看华尔街的脸色。被郎咸平指名道姓的ABCD都仍然沉默的时候,某些“狗腿子”就迫不及待地揭竿而起,对郎咸平进行口诛笔伐。

日前,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最新出炉的《2011-2015年中国食用油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用数据揭示了当前国内食用油市场的真实现状,也强有力地证明:郎咸平所说并非危言耸听。

“五大恶鬼”

在全世界控制着粮食生产和运销的有四家公司,分别美国ADM(Archer DanielsMidland)、 美国邦吉(Bunge)、美国嘉吉(Cargill)、法国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这“四大粮商 ” 因首字母被俗称为“ABCD”。在中国,还包括另一个发展迅猛的巨鳄——新加坡“益海嘉里”。

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的《报告》详细描述了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和丰益集团等外资进入并占领中国粮油市场的轨迹,并详细分析外资公司在华的投资布局。

2003-2004年,四大国际粮商借“大豆危机”大举进入中国,通过低成本兼并重组控制了全国66%的大型油脂企业,控制产能达85%。接着,外资逐步掌控国内粮油加工企业。然后,通过大豆的价格差恶意打压并逐步消灭国产大豆的竞争力,实现原料市场的控制,最后夺得原料市场定价权。

《报告》还对“五大恶鬼”在华的投资布局作了详尽分析。

ADM公司:2001年,美国ADM公司和新加坡WILMAR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益海(中国)集团,总部设在上海陆家嘴。其目前在中国直接控股38家企业,并参股鲁花等多家国内著名粮油加工企业,粮油工厂遍布全国各地,是国内最大的油脂、油料加工企业集团之一。该集团业务还包括小麦、稻谷、棉籽、芝麻、大豆浓缩蛋白等粮油精深加工项目。

邦基公司:1998年美国邦基在华开设贸易代表处从事农产品贸易,2000年成立邦基(上海)国际贸易公司,向中国市场供应大豆等农作物并对外出口玉米和小麦;2004年,邦基公司开始在中国投资设立大豆加工工厂。截至目前,邦基分别在南京,日照和天津等地拥有大型粮油加工。

嘉吉公司:嘉吉公司成立于1865年,上世纪70年代初嘉吉公司开始涉足中国,目前在华拥有5000多名员工,投资成立了37家独资合资企业,业务涵盖农业服务、农业供应链、食品配料和系统、金融服务、能源、运输及工业贸易等。

路易达孚:上世纪60年代进入中国,开展饲料和谷物贸易,2006年,路易达孚(北京)获得中国政府的玉米国内贸易的许可证。目前其在美国的棉花公司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棉花供应商,其在华年销售额高达数十亿美元。数据显示,路易达孚每年全球棉花贸易量为200万吨左右,占全球棉花贸易总量的10%。

丰益集团: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涉足中国粮油事业,后在华投资组建“益海嘉里”,业务涉足粮油加工、特种油脂、油脂化工、大豆深加工、仓储物流、贸易等,旗下包含“金龙鱼”、“胡姬花”、“口福”等主流品牌,并在深圳、天津、秦皇岛、上海等主要城市投资建厂40多家。

前瞻资讯食品行业研究员刘瑞柏认为:“中国食用油新进入者的威胁更大的可能是来自于跨国公司。其实可怕的不是产品的进入,不是技术的进入,可怕的是资本的进入。规模庞大、资本雄厚的跨国公司对于资本运营之道已是车轻驾熟。利用跨国并购的形式快速进入市场,并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获取成本优势,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充分显示了资本运营的威力所在。”

外企主导、国企跟随、民企分化

粮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是一种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对现代社会食品工业来讲,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原料,食用油的安全、卫生、健康及营养状况,直接关系着国民的健康和国家的稳定发展。

然而,如此关乎国计民生的粮油市场,却是“外企主导、国企跟随、民企分化”的格局。

《报告》指出:中国食用油行业已经是垄断竞争市场,而垄断方是跨国粮商,中国64家大型油脂企业总股本的66%控制在跨国粮商手中,中国食用油的对外依存度高达60%。中国现有90家大型大豆加工企业中,有64家具有外资背景,实际加工能力超过5000万吨,占国内总量的85%。

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食用油市场三大品牌“金龙鱼”、“福临门”和“鲁花”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6.67%、16.37%和8.9%,三者合占51.94%的市场份额。而在家庭消费中,家庭消费者食用最多的食用油品牌是金龙鱼,占45.5%;其次是鲁花,占比28.0%;第三为福临门,占比率16.1%;上述三个食用油品牌合计占比的89.6%;剩余品牌合计仅站10.4%。三大品牌中,金龙鱼属于益海嘉里的外商独资品牌,鲁花属于民企山东鲁花集团,但益海嘉里有参股,福临门背后则是美国ADM和新加坡KENSPOT。

2010年,食用油行业工业总产值前十位的企业中,国企3家,中外合资4家,民企1家(山东鲁花集团,益海嘉里及中粮集团参股),外商独资2家;销售收入前十的企业中,国企2家,中外合资4家,外商独资2家,民企2家(含山东鲁花);在利润前十的企业中,国企2家,中外合资5家,外商独资2家,民企1家(山东鲁花)。

产业链控制

2009年初,中粮集团提出“全产业链”战略,提出其业务要涵盖“从田间到餐桌”。而对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进入中国的外资粮油商来说,他们早已完成了全产业链的布局!

首先是原材料市场的控制。美国种子公司孟山都利用转基因大豆排挤和打压国产大豆,将主要原料大豆牢牢控制住。孟山都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01个国家申请了64项专利。从此,只要中国用任何转基因大豆都离不开这64项专利,用我们自己的大豆转基因,还要向其付专利费。

1998-2010年我国进口大豆量(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

在粮油加工环节,外资粮油商依然是主角。2010年底,中国大豆压榨产能约8000万-9000万吨。预计到2011年底,我国大豆压榨能力将超过1亿吨。在目前的食用油企业中,益海嘉里集团2009年大豆加工量为885万吨,中粮集团415万吨,嘉吉公司352万吨,分列大豆加工量的前三位。

而在消费者环节,外资粮油商的垄断优势更为明显。调查显示:家庭消费者食用最多的是金龙鱼,占45.5%,其次是鲁花占28.0%,福临门则占16.1%,三者合计高达89.6%。

现在,我国油脂油料净进口量已由2000年的461.4万吨上升到2010年的2088.9万吨,十年间增长353%,平均年增长35.3%。同时,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已由本世纪初的60%下降到目前的37%左右。

值得警惕的是,目前我国64家大型油脂企业总股本的66%都控制在跨国粮商手中。从原料到加工再到销售,外资粮油商步步鲸吞,垄断之势不减,而内资企业则纷纷被收购或淘汰出局。

更悲哀的是,2010年国内食用油价格大幅上涨,当年10月政府向市场投放30万吨临储食用油,但见效不大,随后又分别于去年12月和今年4月两次约谈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中房集团和九三粮油,严令不准涨价。当行政命令取代市场调节,粮食安全从何谈起?。

“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啦!”

看过中国足球的人都知道,自从2001年世界杯出线之后的大部分国足的比赛里,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解说:“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啦!”

这话同样适用于被外资企业围追堵截的中国粮油商。

油脂储备属于粮食安全范畴,但1996年以来,我国食用油市场一直被跨国粮商实际操控,对外依存度长期高达60%以上,早已超出了国家战略安全警戒线。

在我国十大食用油加工企业中,年产量达到150万吨以上的有3家,分别是“益海”、“嘉里”、“中粮”,前2家企业就有外资背景,且同属一个集团,即马来西亚丰益国际。“外企主导、国企跟随、民企分化”的格局依然难以打破。

2010年,我国食用油进口额为844663.49万美元,同比增长14.17%,贸易逆差高达825395.80万美元,进口量超过国际警戒线。今年1-6月,我国食用油行业进口额为471436.69万美元,为去年总额的56%,今年食用油进口超警戒线运行的状况很难改变。

“外资企业之间虽然不是一张皮,但如果企业数目比较少,市场集中后很容易形成默契,中国或将会完全丧失食用油的定价权,甚至在油脂原料市场中构成买方垄断。”前瞻资讯食品行业研究员刘瑞柏指出。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也已经对外资粮油商垄断对就业、市场和产业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将进一步明确外商投资大豆、油菜子食用油脂加工等项目的限制性条款,暂停批准新增大豆加工项目。

“从近年食用油市场发展过程来看,随着中国粮油市场的不断开放,行业整合在所难免,而在这过程中,国内企业理应成为主角,特别是那些有着规模、品牌、经济集聚效应的企业,有义务、有责任从国家安全战略层面和自身战略需要出发,积极应对挑战,打破跨国公司垄断,参与行业整合。” 刘瑞柏强调。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1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粮食 食用油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刘瑞柏
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357945
关注
133
文章
354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