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中成药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行业规模放缓但未来前景可期【组图】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制品,中成药制造属于医药制造业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临床反复使用、安全有效、剂型固定,并采取合理工艺制备成质量稳定、可控,经批准依法生产的成方中药制剂。中成药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
中成药制造,指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的传统药的加工生产。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国把中成药制造归入医药制造业(国统局代码27)中,其统计4级码为C2740。
中成药企业数量有所下降,2018年行业企业数为1704家
2011-2017年,中国中成药行业企业数量呈增长趋势,从2011年的1328家增长至2017年的1736家。2018年,由于部分生产企业或主动或被动退出了市场,企业数量有所下降,同比下降1.84%至1704家。
经历2018年低谷,2019年中成药产量增速回升
从中成药产量来看,近年来我国中成药产量呈波动趋势。2018年,我国中成药产量为261.9万吨,较2017年同比下降0.97%。2019年1-10月,中国中成药产量为204.7万吨,同比增长7.08%。
2016年以来中成药行业销售收入下降,市场规模放缓
从近年的数据可以看出,2010-2016年中成药行业的销售收入逐年增长。其中,2011年增长率高达56.88%,为历年最快增速;2017-2018年,销售收入逐渐下降,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5728.2亿元,同比下降15.88%。
近年来中药材及中成药出口量额呈双下降趋势
从中国中药材及中成药出口数量及金额来看,2013-2019年,出口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截止到2018年出口量为128400吨,同比下降17.46%,出口额为1101.74百万美元,同比降低16.41%。2019年1-2月,出口量为17797吨,出口额为161.26百万美元。
预计2025年中成药行业销售收入达11163亿元
整体来看,我国中成药行业主要集中在中药材资源丰富的省市,如吉林、山东、江西、四川等都是全国知名的中药材产地;从发展趋势来看,这些省市的集中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吉林省增长速度极快,而广东、天津、浙江地位有所下降。
根据各省市医药、中药、生物医药“十三五”规划显示,大部分省市预计其中药产业增长率在10%之间,部分省市预计在20%以上,少部分省市低于10%。在几大中药重点区域,预计其增长率均在20%以上,其中吉林省、贵州年均增长率或达25%以上。
尽管目前,我国中成药行业呈现规模放缓的趋势,但随着政策的推动和市场的调整,行业未来前景可期。按10%增长率保守估计,预计到2025年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1163亿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中成药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中成药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中成药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中成药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审慎...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