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共享经济行业投融资分析 融资规模首次负增长,投资向头部企业集中趋势明显【组图】
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从行业资本市场的融资情况来看,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融资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2018年中国共享经济投融资规模为469.42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55.91%,其主要是共享出行领域(包括网约车、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等)融资出现大幅下降。
融资规模首次负增长,知识技能融资规模排第一
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数据,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29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1.6%。
注:由于《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中共享经济交易规模的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所以2017年共享经济交易规模数据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资本市场的融资情况也是观察共享经济发展态势的一个重要窗口。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共享经济投直接融资规模为1490亿元,较上年下降23.2%,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主要原因主要是共享出行领域(包括网约车、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等)融资出现大幅下降。
分领域看,由于2018年共享医疗领域一系列促进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出台,稳定了投资者对行业发展的预期,共享医疗成为融资规模增速最快的一个领域,同比增长高达661.8%。同时,由于制造业产能共享处于高速发展期,也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其融资增速也高达494.1%。另外,知识技能和交通出行等领域发展较早、用户渗透率较高、模式相对成熟,其融资规模位居前列,分别为464亿元和419亿元。
投资向行业头部企业集中趋势明显,“独角兽”企业成长迅速
从融资企业来看,2018年部分行业头部企业融资占行业总融资的一半以上。其中,在知识技能领域,今日头条、快手、喜马拉雅三家企业融资额占全行业融资总额的比重高达83.7%。在共享医疗领域,平安好医生、微医两家企业融资额占比为72%。由此可以看出,2018年投资向头部企业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加大。
出共享经济领域“独角兽”企业成长迅速。根据CB Insights公布数据,截至2018年底,中国独角兽企业共有83家,其中具有典型共享经济属性的中国企业有34家,占中国独角兽企业总数的40.96%。2018年,中国又有11家共享企业首次进入该榜单,分别是新氧科技、艾佳生活、闪送、医联、爱回收、哈啰出行、满帮集团、曹操专车、美菜、丁香园、一起作业等。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全球及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将对全球及中国共享经济的发展状况、市场潜力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度剖析,以便相关决策者准确了解当前共享经济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