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发放量超100张【组图】
2017年,继国内继新能源汽车之后,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被推上风口浪尖,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方纷纷出台自动驾驶测试相关政策。因此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自动驾驶路测牌照的发放量越来越多,截至2019年5月底,我国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发放量合计超过了100张,溯其原因,这得益于国内车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最后从2018年落地情况来看,自动驾驶技术正在加速落地配送服务、作业、载客、物流运输四大领域。
自动驾驶系统是一种集感知、决策、控制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需要不同部件的相互协作。成熟的无人驾驶系统必将是多种技术相互结合的结果,各类技术发挥相应的作用解决不同的状况,共同协作从而保证无人驾驶能够面对各类天气环境和道路状况。
自动驾驶技术按照目前国际标准划分为六级,目前能够达到L3级自动驾驶的有谷歌、特斯拉,奥迪,URBER,百度等几家企业,多数自动驾驶系统仍然停留在辅助驾驶上。
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发放量超100张
2018年4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印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试行规范提出省、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具体组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工作,表达了中央政府对此事的支持态度。
2019年5月15日,工信部印发《2019 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将在年内制定乘用车和商用车自动紧急制动(AEB)、驾驶自动化分级、汽车信息安全通用技术等一系列标准。2017年12月18日,北京成为国内最先发放自动驾驶路测管理办法的城市。
2018年3月1日,上海成为国内最先发布自动驾驶路测牌照的城市。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的大力推动下,截至2019年5月底,全国已有13个城市发放了约105张自动驾驶路测牌照。
从城市发放牌照数量的角度来看,北京发放数量最高,共59张,占发放总量的比重为56%;其次是重庆,牌照发放数量为12张,占发放总量的11%。
车联网技术的成熟让自动驾驶实现云感知、云计算
传统汽车是单独的个体,而自动驾驶汽车实现了自身与外部环境的互联互通,使得自动驾驶汽车变成了一个移动终端,而产生这一变革的关键就在于车联网技术的成熟。车联网技术使得自动驾驶汽车通过云端的高精地图实现路径规划,同时将实时路况上传,更新高精地图,从而实现车与车、车与道路基础设施的实时通信,更好的感知车、人、路的状态。并且通过本地决策与云端决策并重的方式分析雷达、MEMS等传感器获取海量数据,然后通过执行单元控制车辆。
自动驾驶技术正在加速落地四大领域
我国的无人驾驶是从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第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开始的。目前,以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传统 IT 企业、传统车厂都逐步开始进入无人驾驶领域。其中,百度无疑是国内无人驾驶领域的领先者。
2018年,我国自动驾驶主要在物流运输、配送服务、作业、载客四大领域实现落地。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第1章分析了全球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包括全球无人驾驶汽车行业整体发展情况,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瑞士、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主要国家无人驾驶汽车...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