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钢结构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装配式建筑引领行业发展【组图】
目前,装配式建筑在缩短项目工期与降低工程造价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受到各国的推崇。而钢结构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流之一,相较于预制混凝土结构(PC)有“轻、快、好、省”诸多优势,有望在国内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推广,钢结构行业发展前景可期。
装配式建筑优势突出,成本劣势有望不断缩小
装配式建筑指的是通过工业化方法在工厂制造工业产品(构件、配件、部件),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化、信息化等工程技术手段,按要求组合和装配而成的特定建筑产品。装配式建筑具有明显优势:
一方面,装配式建筑可以有效缩短工期。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由工厂生产线生产,构件就是标准化的产品,质量比在现场生产更有保证,而运到现场就可以直接进行安装,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有效缩短项目建造工期。以美国为例,目前美国有66%的项目在运用了预制/模块化的建造方式后实现了工期的缩短;其中,工期缩短4周以上的项目占比高达35%。而我国目前的钢结构建筑可较传统现浇结构减少1/3的工期。
另一方面,装配式建筑可以缩减工程造价。同样以美国为例,目前美国有65%的项目在运用预制/模块化建造技术后实现了造价的下降;在实现项目造价下降的项目中,造价降低超过20%以上的项目数量占比已达到了5%。而我国由于装配式建筑市场份额仍较低,构件生产厂产能利用率不足,构件生产成本偏高导致装配式建筑造价高于传统现浇结构10%左右。但是,预计在劳动力成本持续快速上涨以及装配式建筑建设规模扩大带来的构件制造成本的下降的影响下,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结构造价差距将不断缩减,未来优势有望逐步显现。
例如,目前杭萧钢构钢管束结构与传统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工程成本已经基本持平。在考虑到钢管束结构砌筑工程、钢管束及钢筋、楼承板、防火涂料以及施工费用等成本下,估计杭萧钢构钢管束结构的工程造价约为927.01元/平米,基本与传统混凝土结构持平。可见,在未来钢结构的推广应用下,装配式钢结构的造价成本有望进一步压缩,并有望低于传统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是装配式建筑主流之一,发展空间巨大
而从运用的建筑材料来看,装配式建筑可以分为预制混凝土结构(PC)、钢结构、木结构、竹结构和铝合金结构等。其中,PC与钢结构为目前装配式建筑中的主流体系。具体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建筑的结构系统由混凝土预制构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装配式钢结构系统指的是建筑的结构系统由钢构件构成的建筑。
但是,相对于混凝土结构体系,钢结构建筑具有“轻、快、好、省”的优点,而更受市场欢迎。具体体现在:钢结构构件轻巧,便于吊装;钢结构构件为工厂化生产,结构装配率更高,现场施工周期更短;抗震性能优异,得房率较高;结构自重较轻,节省材料与基础工程造价,构件设计标准化情况下造价更低。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民用建筑中钢结构建筑占比均超过了20%,其中美国达到了45%。相比之下,目前我国民用建筑中钢结构建筑占比仅为5%,未来可提升空间巨大。未来随着钢结构专业相关教育在我国土木工程院校中的普及,以及从业人员对钢结构体系的认识逐渐深入,钢结构建筑有望得到快速推广,钢结构行业将迎来迅速增长。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结构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钢结构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钢结构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钢结构行业未来的发展...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