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专网通信行业市场规模与发展前景分析 政策利好,新需求不断【组图】
2018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模拟转数字成为主流发展趋势
我国专网通信行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第1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主要是以“一呼百应”为特征的开放式专网通信终端系统。第2阶段为80年代,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具有自动选择信道功能且能使用多种用户共享资源的模拟集群系统。第3阶段为90年代至今,专网通信行业模拟转数字成为主流发展趋势,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应运而生。
政策加码推进,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近几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的广泛应用,在公共安全、社会管理、应急通信等政府和行业物联网应用领域,尤其是超高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超高移动性等多场景情况下,对海量信息接入和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时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继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拟组建应急管理部,提升专网需求,将利好专网通信行业,像北讯集团等行业龙头优先受益。
受益于国家对政府与公共安全的重视,以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大型活动增加,我国专网通信市场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我国专网通信市场规模达到37亿元, 到2017年市场规模增长至166亿元,8年来复合增长率达到20%以上。预测2018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00亿元。
政策利好延续,行业需求广阔
2018年,我国专网通信行业受益于政策加码推进,行业得以快速发展。由于国家公共安全需求是硬性的,未来,将继续受益于国家对政府与公共安全的重视,以及《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等行业政策的推动支持,我国专用通信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强劲,专网通信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两化融合”催生行业新需求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两化融合的成熟结合有利于我国工业行业在生产车间、管理体系以及业务运营等多方面得到最大化提升。降低下游行业运营管理成本,提升毛利润空间。
“智慧城市”建设应急专用通信需求
应急通信便是应对紧急情况时,能够对外保持通信的畅通。尤其是在“报警、预警方面”、“应急联动与调度指挥方面”、“政府间通告方面”。应急通信车使用卫星传输接入远端的公共网络,快速组建一张应急专网用于应急指挥。对于国家的政府机关、职能部门、服务部门都需要应急专用通信网来维持其稳定的需求。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专网通信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专网通信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专网通信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专网通信行业未来...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