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2018年中国炼油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格局分析 “两桶油”占六成份额【组图】

分享到:
20 李佩娟 • 2018-12-21 13:46:47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5224G0

一、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石油消费量稳步提升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之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国防军工密切相关;石油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在工业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石油消费量稳步提升,2008年至2017年,国家石油表观消费量从2008年的3.65亿吨增加至5.88亿吨,年均复合增长5.44%。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于2015年发布的《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预测,中国石油消费量将于2027年增长至峰值6.7亿吨左右,2017年至2027年间年均增长率约为1.31%,且2027-2035年石油消费量继续保持在高位。

图表1:2008-2035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单位:亿吨,%)

二、中石油、中石化占据60%左右的炼油产能

在石油消费量稳定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石油冶炼工业也形成了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充分满足石油消费增长的需求。截至2017年底,我国炼油产能约为7.72亿吨,较2016年净增1760万吨/年,炼油能力经过2015、2016年的徘徊后重回增长轨道。2017年,新增炼油能力4000万吨/年,淘汰落后炼油能力2240万吨/年。预计2018年,国内炼油能力将突破8亿吨/年。

图表2:2016-2018年我国炼油产能变化情况(单位:万吨/年)

从经营主体看,我国目前形成了以中石化、中石油为主,中海油、中化集团、中国兵器、地方炼厂、外资及煤基油品企业等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其中,中石化、中石油炼油能力分别为2.60亿吨/年、2.02亿吨/年,国内占比分别为33.73%和26.12%。随着原油进口权和原油使用权的放开,地方炼厂显示出较强的冲击力和竞争力,成为国内炼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地方炼厂(含央企收购或控股的地方炼油企业)的炼油总能力达2.61亿吨/年,占全国炼油总产能的33.87%,山东地方炼油厂占据了重要份额。

图表3:炼油市场主体竞争格局(单位:%)

三、山东、辽宁、广东是我国炼油能力的主要大省

国内炼油产能具有较强的集团分布的同时,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分布。华北、东北、华南和华东地区为我国炼油能力的集中分布地。根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数据,2017年华北、东北、华南和华东四大地区的炼油能力分别为2.7亿吨/年、1.23亿吨/年、1.24亿吨/年和1.01亿吨/年,分别占比34.7%、15.9%、16.1%和13.1%,合计占比79.8%,呈现出以东部为主,中西部为辅的梯次分布。从炼油省市布局来看,山东、辽宁、广东是我国炼油能力的主要大省,合计炼油能力3.52亿吨,占全国总产能45.6%。

图表4:2017年中国分区域炼油能力占比(单位:%)

四、炼油行业转型升级加快

2017年,中国炼油行业转型升级加快,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是提高装置规模与工艺水平,推进装置大型化、炼化一体化、产业集群化、园区化基地化建设,大力淘汰一批产品质量低劣、能耗高、资源利用不合理、环保无法达标的落后产能,建设千万吨级项目。2017年我国炼厂装置平均规模较上年提高8万吨/年,至413万吨/年;通过完善深加工装置,二次加工能力增至8.04亿吨/年,首次超过炼油一次加工能力。

二是加快油品质量升级、推进化工产业链延伸、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国内油品质量在环保法规要求日趋严格推动下加快升级,“2+26”城市率先执行国Ⅵ汽、柴油标准;同时炼厂加大绿色、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投入,推进化工产业链延伸,加快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行动,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相关治理设备的改造和升级。

三是炼油行业升级不断深入,加快“两化”融合,助推炼油工业实现智能化、数字化。

四是部分先进炼厂形成“油头-化身-高化尾”的一体化产业模式,进一步拓展炼化行业发展空间,做好能源转型,并带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和由大走强。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炼油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2024-2029年中国炼油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2024-2029年中国炼油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报告主要分析了炼油产业的市场环境;中国炼油产业发展状况;全球炼油产业发展状况;炼油产业的竞争状况;炼油产业的技术状况;炼油产业的细分产品市场研究;炼油产业重点...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4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李佩娟
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11711973
关注
1304
文章
259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