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BAT文娱领域投资布局重点 三足鼎立时代已来临
目前,BAT在文娱领域的电影、电视、网络综艺、艺人经纪以及动漫游戏等细分领域进行了全面的投资布局,基本形成了BAT三分天下、相互制衡的竞争格局。通过整理百度、阿里巴巴以及腾讯在文娱领域的投资事件,发现BAT在文娱领域的布局侧重点和优劣势均有所不同。预计未来BAT还将继续加速抢夺文娱优质资源,进一步巩固“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百度:电视制作优势突出,网综、艺人经纪发展迅速
百度在文娱领域的投资布局,主要是通过爱奇艺来展开的。
在电影领域,百度现已布局IP、制作、渠道、发行多个环节,不断完善电影全产业链布局。但是,电影业务仍属于百度较为薄弱的业务。一是百度所投资的星美控股,现已呈没落之势,在渠道上已基本没有竞争力;二是爱奇艺影业成立时间较晚,相对于其他电影制作公司而言,竞争力也较弱;三是2018年5月,百度将百度糯米业务划转至爱奇艺影业,试图形成电影制作—渠道—发行—票务一体化,但是由于售票端已经被淘票票、猫眼所垄断,现有竞争格局难以打破,所以电影票务业务也不被看好。
在电视领域,百度在电视领域的投资较为成功,主要体现在爱奇艺在网剧制作方面的优势。2017年,百度投资的爱奇艺自制网剧获得不错口碑。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豆瓣评分8.0的网络剧作品多达13部,其中,爱奇艺占了7部。此外,百度还通过爱奇艺间接参股了包括万年影业、工夫影业、东阳浩瀚、灵河文化、任性文化、海东明日影视等在内的数十家影视内容公司,未来在电视剧内容制作方面的潜力巨大。
在网综和艺人经纪领域,爱奇艺凭借《偶像练习生》签约Nine percent的9位成员、通过《中国新说唱》签约刺猬兄弟,实现了从网综选秀到艺人经纪的有效联动,创造出双赢的局面。此外,2017年6月,爱奇艺还入股归艺影视,该公司由中戏资深表演系教师刘天池创办,是国内第一支专业影视表演指导团队,未来其与爱奇艺共同合作培养的艺人,将有机会直接出演爱奇艺出品的戏剧,进一步完善了艺人经纪业务。
除了传统的影视文化领域外,百度近几年也开始积极布局动漫游戏领域。目前,百度做投资的公司已经覆盖了动漫IP、制作、出版细分领域。而爱奇艺收购天象互娱,也被外界解读为是其对影游联动模式的一种探索。而百度也由此通过爱奇艺布局了游戏业务。
阿里巴巴:电影领域实力强劲,网综、艺人经纪、动漫表现平平
电影是阿里巴巴的重点投资领域。从2014年阿里巴巴收购港股上市公司“文化中国”并更名为“阿里影业”起,这家中国最大的电商公司便在电影行业频频出手,先后入股了华谊、光线、博纳等几家最受瞩目的电影制作公司。2018年2月,阿里又与万达签订战略协议,以46.8亿人民币收购万达电影12.77%的股份,成为万达电影第二大股东。
除此之外,阿里还通过大地影院、星际影城、凤凰佳影布局院线业务;通过淘票票实现在在线票务领域的布局。由此,阿里搭建起了制作、宣发、影院、票务的电影全产业链的全覆盖生态圈。
相比于电影领域,阿里巴巴目前在电视剧集、网综以及艺人经纪领域的表现稍显平淡。
在电视领域,由于阿里巴巴参与投资的时间稍晚,所以追赶起竞争对手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但是,目前阿里已经形成了联合影视制作公司共同出品大剧,并在优酷视频上独播的模式。未来将不断推出《武动乾坤》、《天坑鹰猎》和《长安十二时辰》等影视剧,后劲较足。
在网综合艺人经纪领域,优酷新入股的七维动力联合腾讯视频研发制作了《创造101》,网综取得了一定成绩。而在艺人经纪上,目前,优酷旗下的艺人经纪公司酷漾签约艺人均为优酷自制节目主持人,并没有与网综做一个很好的联动。
此外,阿里巴巴也在动漫领域进行了一定的投资布局,投资了璀璨星空、灌木文化等动漫公司。
腾讯:动漫仍为投资重点,全面布局影视等其他领域
在影视制作领域,腾讯在积极拉拢几大头部民营影视制作公司,形成联盟。早前腾讯投资并加持了柠萌影业、耀客传媒,先后推出了古装剧《择天记》、《扶摇》,网剧《幻城》、《鬼吹灯之黄皮子坟》等均获得好评;2018年3月收购新丽传媒,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标志着腾讯在影视制作领域的布局,从简单的参股换取合作转变为更为深入的业务和资源上的互补整合。
在影视IP资源上,腾讯除了拥有阅文集团外,还入股了作家匪我思存创立的双羯影业、作家江南的灵龙文化等公司,储备了大量优势IP资源。
在网综合艺人经纪领域,2017年底,腾讯接连入股原子娱乐和哇唧唧哇,后者出品过《明日之子》《、创造101》两档人气网综。而《明日之子》胜出的九大厂牌,全部签在哇唧唧哇公司;《创造101》的火箭少女则全员签约腾讯艺人经纪子公司海南周天娱乐有限公司。此外,腾讯投资的唯壹文化现已签约了赵又廷、白宇、李现等艺人,为腾讯日后的剧集提供了艺人资源。
在动漫游戏领域,相较于百度和阿里巴巴,该领域才是腾讯的核心投资布局重点。目前,腾讯在中国动漫领域的布局庞大且深入。除了原有的糖人动漫、绘梦动画、使徒子等14家动漫公司外,腾讯在2018年又新投了有狐文化、铁鳞社、幕星社、艾尔平方4家动画公司。其中,有狐文化是原创漫画创造及IP运营商,旗下产品有《怪物恋人》、《妖师传奇》等;艾尔平方是《镇魂街》、《十万个冷笑话》漫改动画的制作方;幕星社是签约了头部数位百万粉丝的漫画家KOL的品牌,代表性作品为《19天》、《SQ》等。由此可见,腾讯拥有海量动漫IP资源,未来公司将致力于实现从动漫IP孵化到动漫制作的全产业链覆盖。
综上,BAT的投资布局优势分别在电视、电影和动漫游戏上,并都在电影全产业链上进行了大力投资布局,而随着网络综艺的走红、艺人资源成本的上升以及大众消费方式的多元化趋势,三大巨头也纷纷发力于网综、艺人经纪和动漫游戏等领域,最终形成了在大文娱领域的全方位布局,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未来为了降低影视制作成本、保证制片质量,优质的艺人资源与内容制作公司必将成为BAT的重点抢夺资源,预计三大巨头公司的竞争还将进一步加剧。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2017-2022年中国文化娱乐产业投资前景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从文化娱乐产业面临的产业环境入手,先整体上分析了整个内容产业当今的市场新机会、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而从影视娱乐业、出版传媒业、视频新媒体业、动漫游戏业...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