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张图带你了解国内外化妆品巨头2017年报看点 本土品牌优势逐渐加强
2017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欧元,连续20年实现正增长。在这庞大的市场中,孕育出一批极具竞争力的化妆品企业,如欧莱雅、雅诗兰黛、爱茉莉等国际巨头,以及上海家化、珀莱雅、拉芳家化等本土品牌。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选取了国内外各6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来了解化妆品企业过去一年的业绩表现。
看点一:国际化妆品巨头业绩持续增长,毛利率水平高
此次选取的6家国际化妆品巨头分别是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爱茉莉、LG生活健康及高丝,在这6家国际化妆品巨头中,2017年营业收入、净利润最高的均为欧莱雅,分别达到2015亿元、277亿元,代表着行业最高水平。雅诗兰黛、资生堂营收也在500亿元以上,最低的高丝营收也超过150亿元。净利润方面,表现较好的则是LG生活健康,2017年净利润达到36亿元。
图表1:2017年国际化妆品巨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统计(单位:亿元)
(注:营收、净利润按平均汇率换算)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毛利率方面,整体来看,国际化妆品企业毛利率水平较高。2015-2017年,雅诗兰黛维持在80%左右的最高水平,其余大多处于70%-80%之间,LG生活健康相对较低,毛利率在60%左右。
图表2:2015-2017年国际化妆品巨头毛利率变化(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净利率来看,2015-2017年,欧莱雅净利率最高,基本维持在12%以上,2017年达到近三年新高14%,体现出其较强的盈利能力;爱茉莉和资生堂净利率相对较低,2017年分别为3%、2%;其余大多处于8%-11%的水平。
图表3:2015-2017年国际化妆品巨头净利率变化(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可见,受益于全球化妆品市场的长期繁荣,国际化妆品巨头仍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财报数据稳中向好。
看点二:本土化妆品企业崛起,品牌优势将不断加强
国内化妆品行业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在二十余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外资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培育了市场、教育了一代消费者;另一方面本土的日化公司也经历了腥风血雨的考验,而大批的本土品牌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崛起。此次选取的6家国内化妆品企业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这6家企业分别是上海家化、御家汇、珀莱雅、拉芳家化、丸美及上海悦目,其中前四家属于A股上市公司。
在三四线消费升级和本土品牌越来越重视品牌营销趋势下,近年来上述6家本土化妆品企业业绩实现稳步增长。2017年,上海家化营业收入达到65亿元,是其他五家营收的总和,但净利润只有4亿元,还有提高的余地。除了上海悦目,其他四家本土化妆品企业营收也超过了10亿元,不过净利润普遍不高。
图表4:2017年本土化妆品企业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统计(单位:亿元)
(注:上海悦目为2017年1-10月数据)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毛利率来看,与国际巨头相比,本土企业毛利率水平相对较低,最高的也未超过65%。2015-2017年,四家上市企业都处于50%-60%区间。其中,拉芳家化表现最为亮眼,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上海家化、珀莱雅毛利率均为稳定,御家汇则逐年下滑。2017年,毛利率最高的是上海家化,达到64.93%;其次是珀莱雅,毛利率为61.73%。
图表5:2014-2017年本土化妆品上市企业毛利率变化(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净利率方面,2015-2017年期间,珀莱雅表现较好,呈现稳步增长趋势;拉芳家化较为稳定,基本维持在13.5%-14.5%区间;御家汇在连续三年下滑后,2017年迎来增长,达到9.61%;上海家化波动最大,但近两年也有回升。可见,在赚钱能力上,本土企业已与国际巨头不遑多让。
图表6:2014-2017年本土化妆品上市企业净利率变化(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总体来说,由于全球化妆品市场的品类格局仍表现出鲜明的地域和人文特色,本土品牌在错位竞争中仍存机遇。另外,2015年以来化妆品行业资本化、收购频繁(包括品牌间收购、渠道与品牌融合、亦或是跨界产业链并购等),展现出中国化妆品行业的集团化倾向,预计未来3年时间将是集团化整合和品牌梯队搭建的过程,本土品牌优势有望逐渐加强。
看点三:国家化妆品巨头估值溢价显著,本土企业仍有提升空间
化妆品行业具有抗周期性和高壁垒特征,企业估值具有显著溢价,6家国际化妆品巨头平均市盈率达到36倍。其中,资生堂市盈率最高,为47倍;其次是高丝,市盈率为44倍;欧莱雅、LG生活健康市盈率最低,为28倍。
图表7:2018年国际化妆品巨头市盈率表现(单位: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本土企业业绩增速虽显著快于国际巨头,但估值表现却不及国际巨头,市盈率仍有提升空间。根据2018年最新的市盈率统计,最高的是御家汇,达到74.22倍,但考虑到国内创业板估值普遍较高,这一市盈率还需打个折扣;其次是上海家化,市盈率为47.14倍;市盈率最低的拉芳家化,只有24.40倍。
图表8:2018年本土化妆品企业市盈率表现(单位:倍)
(注:数据截至到2018年5月9日收盘)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看点四:国内外化妆品巨头重视品牌营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随着化妆品市场总量不断扩张,化妆品市场的销售渠道、营销模式、品牌建设等方面正在发生着重大变革,国内外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只增不减。在此背景下,各大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营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便在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
2017年,在已公布营销费用率的企业中,上海家化营销费用率最高,达到31.1%;欧莱雅、高丝、丸美营销费用率也超过20%;最低的是LG生活健康,营销费用率只有8.7%。
图表9:2015-2017年国内外化妆品巨头营销费用率变化(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研发投入方面,本土化妆品企业研发费用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上海家化、御家汇、丸美、珀莱雅、拉芳家化研发费用率均超过2%。其中,拉芳家化研发费用率达到3.5%,超过国际化妆品巨头欧莱雅研发费用率的3.4%,位列第一。
图表10:2015-2017年国内外化妆品巨头研发费用率变化(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化妆品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化妆品行业未来的发展...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