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2017年全球碳纤维供需规模预测与产业布局【组图】

分享到:
20 陆澜清 • 2017-08-16 15:48:57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968G0

碳纤维概述

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其中含碳量高于99%的称为石墨纤维。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腐蚀、耐摩擦、导热和导电等优点,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新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风力发电、油田钻探、碳纤维复合芯电缆、建筑补强、文体休闲和医疗器械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碳纤维按原料来源可分为PAN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粘胶基碳纤维等;按性能可分为通用型、高性能型,其中高性能型又可分为高强型(HS)、高模型(HM)等。

图表1:碳纤维分类方式

碳纤维分类方式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根据应用领域和产品规格,即每条碳纤维丝束含有单丝碳纤维的根数,可分为大丝束和小丝束纤维两大类,分别应用在不同的场合。

图表2:碳纤维分类及应用(按力学性能)

碳纤维分类及应用(按力学性能)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年全球碳纤维供给情况

由于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因生产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技术相对成熟、产品的综合力学性能好且成本相对较低已经成为碳纤维工业生产的主流产品。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7-2022年中国碳纤维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统计,2014年全球碳纤维总产量约为14.3万吨,主要被日、美企业所垄断;到2016年,全球碳纤维总产量在23.3万吨左右。

结合近年来全球碳纤维产量的增长情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前瞻预计全球碳纤维市场将以20%以上的复合增长速度增长,预计2017年全球碳纤维市场将达到25万吨左右;到2022年,全球碳纤维产量将达到58万吨。

图表3:2010-2022年全球碳纤维产量及预测(单位:万吨)

2010-2022年全球碳纤维产量及预测(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年全球碳纤维产业布局

由于碳纤维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加之政治因素限制技术和设备等引进,目前全球碳纤维技术和生产仍主要控制在日本和美国手中。全球可实现碳纤维产业化的国家和地区不足20个;规模化生产企业不超过12家。

世界主要碳纤维生产企业有日本的东丽、东邦、三菱,美国的Cytec、Hexcel,德国的SGL,土耳其的AKSA等企业。

总体来说小丝束产能主要集中在日本企业,而大丝束产能则在欧美。2015年全球PAN基碳纤维的产能达到14.2万吨(小丝束占70%),排名前五的企业为东丽、美国Zoltek、德国SGL、帝人、三菱丽阳公司,约占全球总产能的60%。

小丝束碳纤维产品主要被东丽、东邦和三菱丽阳三家企业垄断,但由于中国、土耳其和韩国等新兴国家碳纤维产业的崛起,三家企业在小丝束碳纤维市场的份额已由前几年的约70%下降至55%;大丝束碳纤维主要有Zoltek、SGL和三菱丽阳三家生产商。

图表4:全球碳纤维产量区域分布图(单位:%)

全球碳纤维产量区域分布图(单位:%)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年全球碳纤维需求情况

2007-2014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从3.32万吨增长至5.35万吨,复合增长率达7.52%。2014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为5.35万吨,同比增长6.79%。根据初步测算,2016年全球碳纤维的需求量在6.51万吨左右。

图表5:2010-2022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及预测(单位:万吨)

2010-2022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及预测(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国际碳纤维需求主要集中在工业应用、航天航空和体育休闲三个方面。从2014年的碳纤维需求量分布来看,工业应用占比最大,为62%;其次是航天航空,占比22%;体育休闲占16%。

预计到2020年,工业应用的比例将上升为75%,而体育休闲的比重将下降为5%。

图表6:2014-2020年全球碳纤维需求结构对比(单位:%)

2014-2020年全球碳纤维需求结构对比(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2024-2029年中国碳纤维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4-2029年中国碳纤维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碳纤维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碳纤维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碳纤维行业未来的发展...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25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陆澜清
观察员
3764527
关注
1066
文章
344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