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中国高等教育机构招生趋势与建议

分享到:
20 彭福林 • 2015-05-04 08:52:49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122G0

一、中国高等教育招生趋势

(一)生源减少成为必然

随着中国新生婴儿增速的减缓,以及普通小学招生及初中招生规模的减少,未来普通高中的生源人数也将逐渐减少,2014年我国普通高中招生人数为796.6万人(2017年高考),较2013年的822.70万人(2016年高考)减少26.1万人;而2015年高考人数将超过844.61万人(2012年高中招生数);但整体规模仍将低于2014年数据。从近几年的高中招生人数以及高考报名人数来看,未来普通高等教育生源减少将成为必然趋势。

同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考研热潮的下降,研究生生源自2014年以来也呈逐渐下降趋势,2015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164.9万人,较2014年减少6.9万人,研究生生源也呈下降趋势。而出国留学人数逐年上涨,但增速也逐渐放缓,然国际高中、游学等项目逐渐兴起。

故无论高等教育招生策略如何变化,生源数量减少是无法扭转的趋势,生源竞争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国内的985、211院校、民办院校、教育部直属、民办高校、独立学院、高职专科及普通本科院校等等,也将面临激烈的生源竞争。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教育的全球化趋势逐渐明显,国外高校、港澳台地区在国内招生也使得生源不断外流,国际高中逐渐兴起,出国读高中或念大学也成为大城市的主要发展趋势。

种种因素都加剧了当前高等教育行业的生源竞争,对优秀生源的抢夺也势必明显。

(二)高等教育机构分化明显

结合目前各类高校招生的人数变化来看,普通本科招生、成人本科增速逐年减缓,网络本科招生人数有所上升。普通专科招生人数增速呈波动变化,成人专科招生人数逐年下降,网络专科招生则有所增长。2013年,我国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约为700万人,2014年我国普通本专科招生721万人,较上年同期增长3%。

整体来看,本专科生源为高等教育机构最大生源来源,本科以及专科教育院校成为考生就读的主要院校。但就目前的趋势来看,985、211院校成为优秀考生的主要目标之一,整体来讲此类学校的生源相对保持稳定,尤其是在前二十的院校中,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大部分的教育经费和资源都集中在重点高校。普通本科院校因教育经费不足等原因导致办学实力综合规模上升速度较慢,与重点学校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使得学生更加趋向于重点院校,普通院校招生则面临较大难题。

此外,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对于众多的高职院校来讲,招生压力大是其面临的主要风险。随着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以及特色专业的建设,针对市场导向的培养为学生及企业之间进一步构建了桥梁,高职院校将利于实际发展。但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数量众多,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知名度不高等问题,整个高职院校行业仍面临较大的生源危机。

偏向于科技创新的重点高校和偏重于实用的高职院校仍是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重点,但普通高校的发展将是高等教育行业面临的较大颈。

(三)高等教育办学多样化

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生均教育成本持续上扬的情形下,目前国家财政拨款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受政府财政能力增长的限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进入将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民办高校也就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招生呈逐年增长趋势,2013年达160.19万人,民办本科招生数为92.14万人,民办专科为68.03万人;而随着民办教育行业政策的逐渐放开,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实力将进一步提高。此外,联合办学也是各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中国高等教育招生建议

(一)提高学校综合实力与办学

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与学校的综合实力密切相关,学校的基础设施、学校专业设置和配置、学校师资力量以及学校的科研实力、数字化程度等密切相关。比如,2015年我国大学50强中间,属于综合类的学校为20所,理工类学校为21所,师范类学校为5所,农林类学校为3所,医药类学校为1所。民办高校前50强,综合类院校为17所,理工类院校为16所,财经类院校为8所,语言类学校有3所,医药类学校2所,艺术类学校为2所。整体来看,在学校综合实力中,集中办学方向的学校综合实力反而提升更快,尤其在民办学校中。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机构招生形势与招生策略分析报告分析,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可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专业,强化办学特色,比如理工机械类或交通类专业等,提高学校在强势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积累,为学生培养提供更好的平台。

(二)建立学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等教育也不再是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大学教育也不局限于课堂,学校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在线化以及网络化等成为学校公共知识分享平台构建的主要渠道。并且,在线教育也成为网络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学校建设过程中,通过多元方式构建学校的品牌,增强公众对于学校的印象,并逐渐树立品牌。教育资源的信息化无疑可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裨益。

(三)自主招生多样化

高考改革逐渐深化,高考考生选拔与录取方式也日益多元化。比如,2015年新推行的自主招生,取消原来由各个高校组成的联盟分别命题考试,改由各个高校自主招生进行考试。结合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简章来看,学生自主申请,学校组织体验营、面试等活动成为综合考量学生的手段,减少了因准备考试而带来的压力,也为学校灵活开展自主招生提供了空间。因着自主招生政策的改革,对于高校来说,选才的标准和对象也将更为多元化。

同时,随着自主招生政策改革深化,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以及其他特殊类型招生也为招生提供了多元化人才。

(四)招生手段多元化

在传统的招生方式中,通过招生宣传册、高教的招生目录为考生获得招生信息的主要渠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校招生网成为官方招考信息来源,在线咨询和招生电话成为解疑答惑的方式之一。此外,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发展,高校的公众平台也成为学校向外宣传的途径之一。

在此种背景下,学校招生也不再局限于咨询会、现场宣讲等,还有新媒体推动下的视频宣讲、招生信息推送等方式。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彭福林
前瞻产业研究员、 分析师
182379
关注
30
文章
44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