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红牛、东鹏特饮“含禁药”旧闻新提 功能饮料适用范围再获关注

分享到:
20 李佩娟 • 2014-05-15 10:38:40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2597G0

 2014年5月14日,一则红牛等饮料有可能含二类精神药物安钠咖的新闻登上了各大媒体,虽然已经有专家出来辟谣,功能饮料中的相关成分生成管制药物基本没可能,但功能饮料的适用人群范围再次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根据报道,此次送检的品牌主要有红牛、启力、日加满、力保健、乐虎、东鹏特饮、能立方7个,其中在红牛和东鹏特饮中检出咖啡因和防腐剂苯甲酸钠,而咖啡因和防腐剂苯甲酸钠的分子摩尔比例接近于1:1时,有可能生成国家二类精神管制药物安钠咖。就有网友调侃:怎么喝个饮料还就吸上毒了呢?

虽然在深入调查后发现“禁药”是子虚乌有的事,但检测数据显示大部分产品的维生素B12都超过了适宜摄入量,可能对人体代谢器官造成负担,而在对具有刺激神经系统功能的成分咖啡因的检测中,东鹏特饮的咖啡因成分已经超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安全建议量。

按照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功能食品行业品牌竞争与消费需求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的定义,上述送检品牌的功能饮料更细化的是属于功能饮料中的能量饮料,是一种配方型功能饮料,成分复杂,主用适用于运动后体力的恢复,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从这个角度出发,红牛和东鹏特饮在广告宣传中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上述两款饮料的宣传语中,均强调适用于“困了、累了”的状态,既包括了运动后,也有加班族、熬夜族用来提神醒脑的画面,而实际上,在后两种情境下,通过饮用能量饮料只会加重身体的透支。

笔者认为,红牛时不时的被“禁药”也属无奈,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从此次事件爆出后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的反映也可以看出其实是有一些习以为常的感觉,但也不能因为以一句“以2012年国家食药监局对红牛饮料的检验结果通报为准”来回应。前瞻产业研究院功能食品行业研究小组认为,随着功能饮料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再加上功能饮料行业本身的客户忠诚度较低,在涉及产品品牌的问题上,企业应该通过更细化的市场地位来赢得竞争,尤其是在与消费者身体健康相关的产品的营销上,涉及健康问题,越是能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的企业越能赢得消费者的尊重。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李佩娟
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13146996
关注
1443
文章
267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