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水灾灌醒沉睡地下的“管道经济”
国内城市排水系统先天性不足
事实上进入6月份以来,我国很多地方都在遭遇和余姚一样的尴尬,北京、厦门、潮汕等地纷纷遭到网民戏谑“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车儿推开波浪”。无奈调侃背后是由城市排水系统落后引发的一桩桩恶性伤亡事件。
城区变大海,自是因为城市排水不畅,地下管网建设滞后,在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的风光背后,表面的繁荣一并掩饰着地下基础设施的丑陋。
国外的城市排水标准普遍高于国内,伦敦与巴黎的下水道系统都已经有150多年历史,却仍然保持着强大的排涝功能。日本2006年建成的东京地下排水系统更是先进。
巴黎的下水道总长2300多公里,规模甚至远超巴黎地铁,是世界上唯一可供参观的地下排水系统,下水道处于地下50米,四壁整洁,管道通畅并配有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此外在巴黎105.4平方公里土地上拥有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1300多名专业维护工。随着人口的增长,巴黎还修建了34公里长的排水渠,以便通过净化站对雨水和废水进行处理。
伦敦地下排水系统早已在1865年完工,实际长度达到2000公里,工程部门研制了新型高强度水泥来坚固下水道并将污水与地下水隔开。
邻国日本也是个台风多发国家,东京地下排水系统主要是为避免受到台风雨水灾害的侵袭而建,2006年即建成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地下河深达60米。
中国最不惧怕暴雨的城市不是北京上海,也不是广州深圳,而是由100多年前德国人在青岛建设的现代排水系统。如今地下排水系统似乎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实际发达程度,高楼林立大多给人感觉是“外强中干”。
管道建设拉动万亿经济
近期,住建部表示将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在此背景下,城镇排水系统升级改造孕育着万亿级别的投资机会。
当前国内大部分地区排水标准偏低,管网建设长度不够。全国人均雨水管道长度为0.47米,2001年的德国已是目前我国人均雨水管道长度的8倍有余。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十二五”期间市政雨水管道将新增20万公里。一般来说,一条马路会建有一条污水管道,并相应建两根雨水管道,因此雨水管道投资将占整个排水管道工程的2/3,污水管道占1/3,由此推算,“十二五”期间全国排水管道投资在7500亿元上下,每年有1500亿元的市场空间。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