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能否扫清中小企业融资的“一地鸡毛”
政府已是黔驴技穷?
"房地产调控,越调越高"、"摇号治堵,越摇越堵"、国家宏观调控始终像处在青春叛逆期。2011年国务院从金融政策以及财税政策方面提出九大措施支持小型企业脱困,2012国务院提出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今年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何以政策频繁出台却久不见效?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以及小额贷款公司为何如石沉大海?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支持民营银行的设立,或许是政府"以民治民,无为而治"的一条出路。
近几年,政府开始逐步放宽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限制,众多民资涌入金融领域的热情被迅速点燃,各地掀起民营银行申办热潮。多家上市公司一度传出拟建民营银行的消息,民营银行概念也成为股市追逐的目标。但民营银行实施细则却久未出台,蓄势待发的民营银行似乎还在等待国务院"自担风险"的最后考验,自担风险背后则是维持整个金融生态的稳定,这是政府降低金融机构准入门槛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企业申请民营银行牌照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
目前国内仅有两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以及浙商银行,但这两家银行也是按照国有模式管理,受到严格的监管,而且由于股权高度分散,事实上没有任何一家私营股东能够控制银行运营,银行运营基本上是独立的。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