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中药注射剂暴利无可非议

分享到:
20 官营铜 • 2012-11-12 09:04:44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397G0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萎靡不振,医药生物成为唯一实现正收益的板块,其中中药子行业以18%的涨幅独领风骚,支撑了板块内诸多上市公司的业绩。在今年医药类上市公司公布的三季报当中,天士力、中恒集团、康缘药业等公司表现抢眼,而这些公司共同的一个亮点业务即中药注射剂

天士力得益于其“益气复脉粉针”,其2011年销售增速超过100%,规模接近1亿,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药注射剂目前也已完成2个省的医保招标;康缘药业今年上半年注射剂上半年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102.75%达到3.7亿元。

中药注射剂的惊艳表现,使其成为中药行业未来最具成长性的子行业。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居民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病毒行疾病高发的背景下,中药注射剂也有望成为足以与西药注射剂分庭抗礼的中药子行业,并成为中药现代化的先行者。

中药注射剂它为什么那么火?

中药注射剂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先进的制备工艺,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的制剂。

中药注射剂是中药现代化的产物,它在继承传统中药疗效确切的基础上,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使药效发挥作用更快,从而拓展了中药的使用范围。目前,中药注射剂已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急危重症领域,具有化学药物不可替代的优势。

与其他传统药物剂型相比,中药注射剂具有药效迅速、作用可靠、质量较高、无消化道吸收过程等特点,较为适用于危重急症的治疗,又由于中药特有的扶正祛邪、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增强全身免疫力的功能,特别适用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病毒和细菌感染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居民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及病毒性疾病持续高发,推动了我国中药注射剂行业的快速发展。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人口在快速老龄化。预计2010年至2040年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速增长期,到2014年,我国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亿,到2026年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

从老年人慢性疾病患病率来看,老年人的患病率高达64.5%,而且多数疾病疗程长,预后差,费用大。从老年人药品消费比例来看,老年人的药品消费占据药品市场消费的50%以上。

此外,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也是刺激中药注射剂发展的重要推力。

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城市及农村地区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逐年上升。到2011年,我国城市居民心脏病、脑血管病初略死亡率分别达到172.33/10万和125.37/10万,农村居民心脏病、脑血管病粗略死亡率分别高达123.6910万和138.68/10万。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最致命的杀手之一。

在恶性肿瘤方面,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慢性病患病率均逐年上升。到2008年,我国居民恶性肿瘤慢性病患病率达到2.0‰,良性肿瘤慢性病患病率达到1.2‰,分别较1993年上升1个和0.3个千分点。到2011年,我国城市居民恶性肿瘤粗死亡率达到172.33/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多年高居城市居民死亡率的第一位。

2011年,我国居民死亡率中,恶性肿瘤死亡率位居各种疾病死亡率首位,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恶性肿瘤的粗死亡率分别为172.33/10万和150.83/10万,占主要死亡疾病的比例分别高达27.79%和23.62%。

病毒是引发人类多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元凶,危害性大、影响面广,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占流行性传染病的比例超过50%。全世界已发现的病毒超过3600多种,且新的病毒还在不断被发现,这已是人类卫生健康事业所面临的最大困惑之一。近几年,人类遭受了SARS、禽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轮番侵袭,病毒和疫情的蔓延为抗病毒药物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带来了广泛的市场空间。

中药注射剂最大的应用领域是心脑血管和抗肿瘤,分别占55%和25%左右。据统计,国内中药注射剂约有140多个品种,共有300多家企业生产,不同剂型的生产批文有1200多个,但对于药企而言,如果拥有独家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将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取良好的回报。

高增长、高利润

与我国传统中药相比,中药注射剂作为一个创新剂型,近年来发展一场迅猛,目前已成为中药领域中市场份额最大的剂型。1999-2006年间,我国中药注射剂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30%,其后行业进入平稳发展期。

根据统计,中药注射剂近5年来的复合增长率约为21%,虽较之前30%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仍高于中成药15.78%和整个药品市场18.23%的收入增长速度。目前,我国有303个企业具有134个中药注射剂品种1255个不同剂型规格的生产批文,其中常用品种50多个,目前中药注射剂市场规模大约在250亿-300亿左右。

现有的140种中药注射剂中,清热类、活血化癖类分别占30%和20%,其次是补益类(11%)、祛风类(10%)、抗肿瘤类(8%),其他(21%)则是用于治疗痔疮、前列腺增生、乳腺病,或具有止痛、止咳、回阳求逆等作用。从应用领域来看,心脑血管是中药注射剂最大的应用领域,其次是肿瘤疾病领域和呼吸系统领域(主要指清热抗病毒类)。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也是所有疾病类别中最重要的一个疾病类别,其用药市场规模是中国药品市场仅次于抗感染药的一个药物类别,是产生单品销售额超过5亿元的“重磅炸弹”品种最多的领域。

心脑血管药物在全球范围内是第一大类药物,约占药品总规模的20%。而在我国,心脑血管药属于第二大类药物,超过全国药品销售总额的20%。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心血管中成药市场规模达到486亿元,同比增长10.12%。

2011年心血管类中成药市场份额前10位的产品中,有7个是注射剂(除了通心络、复方丹参滴丸、银杏叶片都是中药注射剂品种),合计市场份额接近40%。而从2007-2011年的复合增长率来看,中药注射剂的增速明显高于口服制剂(如通心络胶囊、复方丹参滴丸等)。

我国心脑血管中成药市场中,心血管中药与脑血管中药的比例大致为6:4,2011年市场规模分别为292亿元和182亿元,预计到2015年心血管、脑血管市场规模分别将达到530亿元和340亿元左右。

另据数据显示,2006-2011年,我国抗肿瘤中药市场规模持续保持23%以上的增长速度,2009年达到32.04%,市场规模为60.87亿元;2011年我国抗肿瘤中药市场规模近100亿元,同比增长27%,占抗肿瘤用药的15.73%,近几年来所占比重持续上升,预计到2015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16.5%左右。

2006-2011年,抗肿瘤中药注射剂样本医院用药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均保持在17%以上,尤其是2007年增长了51.59%。2011年九大重点城市样本医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规模为16.23亿元,同比增长22.12%。

与此同时,2006-2011年间,我国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用药市场规模逐年上升,市场规模从2006年的12.38亿元扩大至2011年的33.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近25%。其中2011年受限抗令的利好影响,销售规模增长了30%以上。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药注射剂行业研究员舒争鸣认为,中药注射剂作为我国特有的药品,独家品种与化学专利药具有相似属性,但市场独占性和盈利能力甚至优于化学专利药。从剂型优势来看,中药注射剂具有药效迅速,作用力强、剂量准确,疗效较高、避免口服给药无消化道吸收过程且性价比高等优点,因此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临床疗效。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中心的分析数据显示,目前大部分中药注射剂品种的增速远高于中成药行业增速(约20%的水平),复合增速高于30%的品种比比皆是,高于50%的有7种,尤其是热毒宁、血必净、丹红的增长率高达85%以上。

而另据分析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产品销售毛利率在70%以上的中药注射剂剂型比比皆是,尤其是销量较高的独家品种,如康缘药业的热毒宁、振东制药的复方苦参、中恒集团的血栓通等品种毛利率均在80%以上。中药注射剂良好的盈利性显示了行业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舒争鸣认为,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中药注射剂研发生产企业应在打造全产业链优势、提高品种和质量优势、完善营销和品牌宣传等方面发力,以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分享中药现代化带来的成果。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官营铜
资深产业观察员
866502
关注
221
文章
373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