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强化海工装备推进深海资源开发

分享到:
20 官营铜 • 2012-11-07 09:07:31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517G0

日前,央视报道称我国南海舰队在南海某海域进行夺岛演练,这对觊觎我国南海诸岛的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等国提出了严重警告,同时也在东海对日本企图窃取中国钓鱼岛的非法行径敲响警钟。

随着我国海洋工程的发展,我国已经在海洋开发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极大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随着蛟龙号深海探测器屡屡创造奇迹,我国海洋开发战略将加快迈向深海。然而,从我国当前的海洋开发技术水平来看,我国深海战略及深海海洋经济的发展仍任重而道远。

海洋工程的深海战略

地球表面被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洋只有5%,还有95%的海洋是未知的。

随着人类对陆地资源开发利用日渐趋于极限,广袤的海洋里丰富的资源成为人类新的开发区,海洋也将成为人类索取食物、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宝库。而截至今日,人类开发海洋资源最大规模的工程,莫过于海洋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与利用。

据《油气杂志》统计,全球石油资源最终可采储量为4138亿吨,其中陆地石油可采储量2788亿吨,已探明储量约75%;海洋石油资源量约1350亿吨,已探明储量仅约28%。全球天然气最终可采储量为436万亿立方米,其中陆地储量296万亿立方米,已探明储量58%;海洋天然气资源量约140万亿立方米,已探明储量仅约29%。

随着人类对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深入,陆地及近海的油气资源储量和产量已经基本达到了饱和的状态,因此依靠这两块来实现未来的石油产量的增长是不可能的,深海已经成为油气勘探的主要增长点。因此,石油勘探与开发推进深海战略已是大势所趋。

首先是陆地油气资源经过多年的开采,即将进入衰退期。根据Energy files测算,目前陆地石油供应量约为52000千桶/日,随着陆上新增油田的逐渐减少,将在2015年前后达到峰值60000千桶/日,并在2020年后开始缓慢下降。而陆地天然气供应量也将在2025年前后达到峰值。总体而言,随着陆地主要油气田勘探开发进入晚期,陆地油气供应量将日趋平稳。

其次,浅海区油气资源正逐步减少。浅海区域油气资源(水深小于50米)资源勘探开发成本较低,且大多位于大陆架延伸部分,地质特征与陆地油气田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因此得到较早的开发,目前大部分浅海油田已经得到较充分的利用。根据Energy files测算,2015年海洋石油供应量将从目前的28000千桶/日提升至38000千桶/日,而海上天然气供应量将从目前的16000千桶/日快速提升至2025年的39000千桶/日,增长空间巨大。

在陆地及近海油气资源日益稀少的时候,人们将开采的目光转向了更为广阔的深海。据预计,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采支出方面的支出将从2007年的2340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2910亿美元。而其中,浅水区增幅为32%左右,深水区增幅为74%左右,可见深水的增幅远远超过浅水,成为未来五年海洋油气支出的重要部分。深海钻井支出占当年全球海上钻井总支出的份额已从2001年的16.2%上升到2005年的18.2%,预计将上升到27.4%,全球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向深海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总量的持续增长,对于石油的需求总量稳定增长。在供需矛盾日显局促,陆地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海洋石油成为炙手可热的开采资源,海洋石油工业将持续高景气度,并不断向深海海域发展。

我国作为经济大国和人口大国,对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依赖尤为严重,这也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国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石油资源量1027.7亿吨,其中海洋石油资源量246亿吨,占比23.9%,但海洋石油储量探明量只有30亿吨,探明率只有12.3%;天然气资源量54.5万亿立方,其中海洋天然气资源量15.79万亿立方,已探明1.74万亿立方,探明率只有11%。

而另一方面,我国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却异常庞大,已进入严重的供需失衡状态。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石油消费量达到4.45亿吨,其中自产2.04亿吨,进口2.54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56.7%,创历年来的新高;2012年1-9月,我国原油累计进口量达20038万吨,进口总金额达1637.94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和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将达到5.5亿吨、6.5亿吨,进口依存度将升至62%和68%。

前瞻产业研究院海洋工程行业研究员欧阳凌高认为,随着我国海洋工程的发展,以南海深海石油开发、渤海和东海石油勘探开发为主的我国海域开发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尤其是以南海深海石油开发,不仅仅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保障我国领海自然资源的重要手段。

工程装备是短板

由于历史政治及技术条件原因,我国近年来的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渤海海域,而占临海面积一半以上的南海海域,开发区域目前仅集中在海南岛周边及离香港250公里内的北部海域附近,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深海勘探的不足,一方面将导致我国大量海上石油资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如果长期不能对南海等深海领域进行石油勘采,我国或将面临丧失海洋主权的巨大危险,深海勘探已迫在眉睫。

前瞻产业研究院海洋工程行业研究员欧阳凌高认为,我国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水平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缺少必要的深海油气资源钻探、开采和生产装备成为我国海洋石油勘采的关键掣肘。只有突破若干关键技术、系统地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研发和制造能力,才能顺利推进我国海洋装备产业和深海资源开发的全面发展。

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海上油气钻采设备如浮动式油气钻采设备、自升式油气钻采设备,以及海上采油平台如导管架平台、顺应式平台、张力腿平台、SPAR平台和浮式生产储油船等。在上述装备方面,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整体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还远不能适应国内国际深海油气开发的需要,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主流装备的自主设计能力不足、新型高端装备的设计建造仍属空白、基础共性技术整体薄弱、配套设备发展明显滞后等四个方面。

首先是主流装备的自主设计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只能自主设计用于浅海油气田开发的装备,尚不具备100米以上水深自升式钻井平台、深水半潜式平台、深水FPSO等装备,以及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深海海洋工程辅助船的自主设计能力。各类平台和海洋工程辅助船最为关键的概念设计、基本设计和总体方案一般向国外公司购买,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通常由国内设计院所和造船企业自己完成。由于核心设计技术不掌握,使得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中的高附加值部分都被国外公司获得。

其次,新型高端装备设计建造仍属空白,在产品研发方面,除自升式钻井平台和FPSO具备自主研制的能力外,在SPAR平台、LNG-FPSO、多功能自升式平台等新型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我国至今未曾涉及,缺乏设计建造经验,更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

再有,基础共性技术整体薄弱,在海洋工程装备的水动力性能分析、结构性能分析、工程管理技术、总装建造技术等方面,我国研究水平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影响了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其四是配套设备发展明显滞后。我国在海洋工程装备配套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配套设备依赖国外进口,国内生产的配套产品技术指标相对较低,深海系泊系统、FPSO单点系泊系统、动力定位系统等高端设备的设计制造基本被持有专利技术的国外供应商所垄断。

此外,从整体上看,我国海工装备业还面临着产业基础薄弱、研发设计及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及制造经验、本土配套设备严重不足、品牌缺失等方面的挑战,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这些短板都将成为制约我国推进深海战略、发展海洋经济的障碍。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官营铜
资深产业观察员
841881
关注
221
文章
373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