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假日经济”背后的警醒与反思
2012年中秋国庆长假已结束,中国商务部于10月8日发布的关于中秋国庆节日消费市场情况公告显示,双节期间,全国消费市场呈现购销两旺、繁荣活跃的景象,餐饮等消费繁荣畅旺,生活必需品市场平稳运行。
9月30日至10月7日,全国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8006亿元人民币,比2011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增长15%左右。各地餐饮市场纷纷升温,婚宴、家宴、亲朋宴扮演了假日餐饮市场的重头戏。包括陕西、天津、济南、西宁等地的餐饮市场同比增长率均在20%以上。
然而,长假期间全国旅游、餐饮、零售等行业“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又能持续多久呢?这些行业内的从业者又该如何去面对“假日经济大潮”褪去后的冷淡呢?“假日经济”有能否承担起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重任呢?上帝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假日经济”的冷热温差,这值得全国上下的警醒和深刻反思。
陕西
据陕西省商务厅监测匡算,中秋国庆长假期间,陕西省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9.2%。其中西安市餐饮业实现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18.6%;渭南市餐饮企业监测样本黄金周销售额较平时增加3-4倍,较去年同期增长22%以上;铜川、咸阳、安康和汉中市餐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3.8%、23.1%、20.97%和18.3%。
天津
据天津市商务委对狗不理集团、宝轩集团、怡乡春竹、法国福楼等150家重点餐饮企业调查统计,8天长假的前5天(9月30日-10月4日),共实现餐饮营业收入1.6亿多元,同比增长24%,比平日增长30%以上。
由于很多新人都将婚礼放在两节期间举办,婚宴场所供不应求。据统计,黄金周长假期间,天津市约举办1.2万场婚礼,预订婚宴30多万桌,全市600多家宾馆饭店仅婚宴收入预计将超过6亿元。
天津老字号餐饮企业品牌效应充分彰显,拉动营业额出现爆发性增长,狗不理、石头门坎、鸿起顺、天津烤鸭店、起士林等多家老字号餐饮企业仅10月1日当天营业额就比平日增加1倍以上。长假前5天销售额同比增长31.2%,客流量增长4成,专程前来的外地游客占七成以上。
济南
9月30日-10月7日,济南市餐饮销售额达到6523万元,同比增长20.7%。据统计,鱼翅皇宫、舜耕山庄、天外村、济南名优小吃城等大中型餐饮企业接待顾客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三成。婚宴订餐占到餐饮营业额的五成左右,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郊区丰富多彩的生态农业、乡村“农家乐”休闲项目及景点,吸引大量城市居民和周边游客前来观光,活跃了休闲餐饮、农家风情餐饮消费,历城区近郊景点及农家乐空前火爆,两节期间接待游客较日常成倍增长。
石家庄
双节期间餐饮红火,婚宴消费占比高。石家庄各大饭店抓住假日商机,都不同程度的延长营业时间、加强促销宣传、完善订餐服务,婚宴消费以及同学聚会、商务聚餐、家庭聚餐火热,特别是婚宴消费已成黄金周期间消费的一大文化现象。
调查数据显示,婚宴收入占到饭店节日收入的60%左右。据统计,饮服集团、保定会馆、辣婆婆、海星餐饮、国大酒店、世纪大饭店6家大型餐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78.7万元,同比增长12.1%。
海口
“双节”海口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大增,从9月30日至10月5日,实现销售额9.73亿元。餐饮业销售额8051万元,网上特色餐饮团购正成节日新时尚。
10月4日,海口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6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商品销售额1.53亿元,餐饮业销售额1368万多元。10月6日海口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9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商品销售额1.46亿元,餐饮业销售额1350万多元。
西宁
9月30日至10月7日,西宁市13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销售1.86亿元,同比增长29.6%,高档电器、品牌服装以及亲朋好友聚会、婚庆等成为省城两节长假的消费热点。
节日期间,各大餐饮企业为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纷纷推出不同档次、不同品味的菜肴,并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优惠活动,生意兴隆。据监测,9月30日至10月7日期间,青海省城主要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4377万元,同比增长20.9%。
虽然各地餐饮业在双节期间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根据中国烹饪协会的调查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餐饮业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3个百分点,成为2004年以来的最低值。全国餐饮业的增速下滑,而房租价格高、人工费用高、能源价格高、原材料成本高、利润越来越低,这“四高一低”成为企业难以承受的负担。
湖南省餐饮协会的调研结果显示,该省中小餐饮企业处境堪忧,其中75%的企业处于盈利边缘,3成生存困难,濒临倒闭。另据厦门地区餐饮业数据显示,不少餐饮企业目前的利润率仅相当于3年前的1/3,仅有30%的企业获得经营利润,而业内预计餐饮企业月倒闭率高达15%。
双节期间,火爆的餐饮市场给惨淡经营的餐饮市场带来了一股新气息。但是,应谨防“假日效应”——全社会的消费总量在一定时期内是基本恒定的,假日消费的火速升温总会伴随着节后的骤降。
前瞻产业研究院旅游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未来餐饮业一定会出现更加明显的分层次消费,各种菜肴大杂烩,公务、商务、家庭消费通吃的餐馆将被特色鲜明的品牌餐馆代替。定位不同人群的特色餐饮业态将应运而生,实现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实力较强的大型餐饮企业可能将投资触角伸向其他领域,涉足如经济型酒店、旅游、园林等,实行多元化经营。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