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阅读,是为了寻求精神寄托。
人们为什么需要侠?因为人们需要一个绝对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来帮助弱势的自己,所以,往往在世道混乱之时,侠客最多,人们也最需要侠客。
我们看《鹿鼎记》,最后陈近南的死亡、韦小宝的隐退,加上康熙的治理,我们就会明白,在一个太平盛世,侠客就已经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国家,每天的进步是非常大的,虽说不平依旧存在,但法律更是我们应该借助的力量,而不是侠。因为韩非子早就说了,侠以武犯禁,法治国家应该用法,而不是用武。
失去了这样的社会需求基础,人们对于武侠的共鸣自然就少了,武侠小说的逐渐衰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武侠小说由鼎盛走向没落,原因没有那么复杂。旧有的东西即使再好,也不能满足越来越重的读者口味。
作为一名武侠小说创作者,我更是一名武侠小说爱好者。作为普通的读者,在经历过“金古黄梁温”等武侠名家著作的洗礼,读者的口味已经比较挑剔,要么去回味经典,要么就寻求新的满足渠道,比如去看仙侠、玄幻小说。
如果宽泛一点看,现在的仙侠、玄幻、修真本质就是另一种武侠,虽然这类小说的世界观设定,远远超出了原有武侠小说的范畴,但内核还是武的本质。
只是这些类型的小说节奏更快,武力值更爆满,看惯了的读者再去看传统的武侠小说,刺激感和爽点反差太大,自然会不爱看正统的武侠小说。
我认为,严格意义上来说,武侠小说并没有没落,只是换了一种生存的方式罢了,只是作者还有部分读者不习惯。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