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当前位置: 经济学人 » 行业问答
  • 邀请演讲
    蔡志濠 蔡志濠 的回答 2019-06-28 18:26
    通信信号设备行业具有中后周期属性

    以京沪高铁为代表的高速铁路为例,其建设主要包括六个阶段:前期工作、线下施工和制梁、制架梁与路基预压、轨道工程、站后工程以及联调,其中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电力系统、电气化系统等均属于站后工程,处于铁路投资的中后周期,因此通信信号设备行业也具有一定的中后周期属性。

    通信信号设备在轨道交通行业的中后周期属性,也导致其行业规模与轨道交通通车期有着密切关系。在铁路"十三五"建设的顺利推进下,国家铁路正从阶段性的建设高峰期,逐渐进入阶段性的通车高峰期,也将拉动与通车期密切相关的通信信号设备行业的快速增长。

    通信信号设备市场国产化率

    199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实施意见》,指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无论使用何种建设资金,其全部轨道车辆和机电设备的平均国产化率要确保不低于70%。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工作的重点是轨道车辆和信号系统。

    我国通信信号设备行业起步较晩,技术落后于国外企业。由于技术受限,国内企业要借助国外企业的核心技术提供产品与服务;而国外企业受限于轨交装备授标时国产化率的硬性规定,需要通过中外合作的方式向我国进行渗透。因此,早期国内行业以中外合作的发展模式为主。

    目前国内的参与者包括中国通号、上海自仪泰雷兹、众合科技、北京交控等。国产化信号系统在运营效率、发车间隔等方面与外资设备并没有明显差距,技术上已基本成熟。

    中国通号是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在高速铁路领域,截至2018年末,公司的高速铁路控制系统核心产品及服务所覆盖的总中标里程居世界第一。

    截至2018年末,按照国内高速铁路控制系统集成项目累计中标里程统计,公司的中标里程覆盖率超过60%。公司生产的高速铁路控制系统核心设备,如轨道电路、调度集中系统、计算机联锁、CTCS-3车载自动防护系统、无线闭塞中心和列控中心等均拥有领先的市场份额。同时,公司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市场也拥有显著的领先地位,2018年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自成立以来,公司的核心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产品和服务覆盖了我国已运营及已完成控制系统招标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超过80条,按中标合同金额计,2018年公司的市场份额约为40%。 

    轨道交通运输不仅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更是关乎国家安全战略,因此提高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国产化水平是我国轨道交通的重要发展趋势。随着中国标准动车组的投入运行,轨道交通设备及技术的国产化及自主化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也给国内通信信号设备相关厂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轨道交通行业整体国产化程度逐步提高,通信信号设备也将逐步完成国产替代进口,此外,部分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国内通信信号设备行业龙头企业还具备技术标准输出的实力,积极践行高铁"走出去"战略,提高互联互通水平。目前来看,行业龙头企业中国通号2016-2018年国际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42%、2.28%及1.34%,占比相对较低,国际化程度有待提升。

    通信信号设备海外市场发展策略

    想要将中国通信信号设备"走出去",了解海外信号市场十分重要。与国内的信号市场相比,海外铁路市场的业主一般将通信和信号作为一体独立分包,即将信号和通信独立招标,这点与国内四电集成不一样,往往在投标前期需要(信号)总包方进行一揽子承担设计、采购、施工的估算工作和后续的实施工作。海外信号市场各国信号制式、遵循标准和铁路管理办法都不一致,考验着设备供货商的研发和风险管控等诸多方面能力,同时也对(信号)总包方的总体把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海外业主对列控有需求的项目对于中国列控系统(CTCS)标准认可度不高,一般要求采用欧洲列控系统(ETCS),并要求提供系统上道的业绩证明,而国内的设备厂家在大铁领域均没有满足ETCS的相关业绩。此外,海外信号市场业主对系统可维护性提出更高要求,对安全认证方式和RAMS指标都与我国行业不一致;海外业主考虑到后期简单的升级改造,一般要求供货商提供专业的数据制作工具和相应的数据制作培训,加上设备操作培训,培训成本很高。 

    目前我国铁路信号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非洲和欧美少数地区。其中欧美地区主要以欧洲标准和美国标准的列控系统为主,国内的信号技术很难进入;非洲地区总体而言发展相对落后,对信号专业的需求比较宽松,有利于我国信号标准的推广。


    G 评论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收藏

    扫一扫
    打开app查看精彩评论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

免费报告

  • 经济学人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经济学人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 经济学人App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