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5月12日

义乌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2-03-31 14:08:42 责任编辑:QZ031 来源:前瞻网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虽然成绩显著,但是对照新形势新要求,义乌教育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与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学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相对落后,一些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师资队伍建设任务艰巨;二是市域内校际间发展差距仍然存在,教育城乡一体化水平提升的空间还较大;三是学前教育“上好园”的矛盾相对突出,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四是学校布局和建设与我市城市发展和人口集聚的趋势不尽适应。

二、“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教育现代化、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科教强市”战略,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优质均衡发展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机制,夯实基础,优化结构,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依法治教,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为我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基本要求

1.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今后五年,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2.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4.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山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5.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校长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全市所有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最大限度地缩小校际间、城乡间的教育质量差距。制定教育质量监测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体制充满活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与国际商贸名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与现代学校制度相衔接的用人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办出具有义乌特色、全省一流水平的现代教育。

——体系更趋完善。建成更加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相互融通,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资源优质充裕。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城乡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到2015年,教师的思想观念、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教师学历高标率和中级职称以上比例居全省领先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的数量居全省前列。中小学标准化学校比例达到90%以上,各级各类学校图书、普教仪器装备达全省领先水平,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完善,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

企查猫

——教育更加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学校发展主要指标校际差异在全省县市区中最小化。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或学习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外来建设者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